如果是直接抓人的话,那秦王府的名誉就会一落千丈。
如果不抓人,他们真想不出是用什么办法能将人都轰走。
总之这事是烫手的山芋,谁接了这活,谁都不好过!
“好!”肃帝一拍桌子,就交给秦王了。
三王出了宫,在宫门口另外两个王只能对秦王抱拳,道一声保重,然后各自溜回了王府。
秦王按照长史大人事先教的,拿着云亭调查到的名单,将那些学子的父母全数找了过来,对着人家一顿苦口婆心啊。他将肃帝现在的意思委婉的表达了出来,那两个人肃帝是会惩戒的,你们的儿子们见好就收吧,再不收,日后肃帝追究起来,那就不得了了。
贵胄之家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就是那些寒门学子的父母也懂得天子之怒是怎么个意思。
大家纷纷擦汗,对秦王殿下千恩万谢的,等出了秦王府之后,京城就爆发了一个特别热闹的景象,各家的父母纷纷到宫门前“抢……”儿子回家。
大户人家带着家丁,二话不说的将自己家公子和套小狗一样套走。
那些寒门的就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了,叫邻居来帮忙捆的,带着老母亲到城门口哭的,干什么的都有……叹为观止,让所有看热闹的人军士目瞪口呆。
不过一个下午的时间,宫门口就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一个人都不留了。
大齐朝这闹哄哄宛若笑话一样的学子之乱算是表面平息了,但是暗地里,太子与秦王府的矛盾却是更深了一层。
郑王开始觉得自己或许还能与太子与秦王争上一争,现在也悄然的退到了一边准备看热闹,人家斗的凶,他就在一边看看就好。免得冲上去当了炮灰怎么被灭掉的都不知道。说来奇怪,这秦王府就好象有用不完的财力一样。这是郑王观察了很长时间得出的结论。或许人家的铺子经营的真的很好吧。
一块砚台卖动辄上千两白银,还真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买上千两银子一块砚台的就是秦王府自己的人。唯有这样才能将那些见不得光的钱变成可以拿出来用的真金白银。
当然秦王府的产业不光只有砚台,还有其他的东西。
这两家实力都在郑王之上,所以郑王觉得自己还是消停点吧,先过点太平日子,没准鹬蚌相争,他这个在一边看热闹的渔翁就得力了呢。
太子现在固然是恨秦王府恨的牙根发痒,肃帝现在看太子也是如同看一坨烂狗屎一样,他本就有一个多疑的性子,这段时间服用丹药服的脑子里面那根弦又是崩的忽然紧忽然松的,脾气更是不好。
这一次的事情在他看来完全就是皇后和太子没事找事。
他活的好好的,皇后非要弄死他身边的两个道童,他是怎么惹了皇后了?难道这么多年他容忍她容忍的还不够?他还不够遵从教化,恪守礼仪?如果他不恪守礼仪,第一个被废的就是皇后了。那娘们太生在福里不知道惜福,相比之下,一直在云霞宫里闭门不出的熙妃娘娘简直就是神仙化人。
肃帝遂起了废后立熙妃的念头。
这么多年,他亏欠熙妃也很多,因为忌惮楚家,所以一直不让熙妃有孩子,他是要得道成仙的人,等他一登仙界,那熙妃娘娘岂不是有点可怜了。也算是伺候了他这么多年,每次他没钱都是找人家要钱要粮,他也是应该给人家的一个交代。
还有那个太子,之前吴王越王之乱,他已经很容忍太子了,秦王和赵王都被贬去了几角旮旯,一个去了山区,一个去了海边,只有太子一人他留在了皇宫里面。难道他是傻啊?不知道太子是在装病吗?太子会买通宫里的太医,可是他是皇帝啊!太子在东宫做的那些事情他真的以为自己是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