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在紫微偏殿内,知政堂七相和天子赵顼举行了一次秘密的军国议事。
自从去年教改法通过后,所有的变法都临时搁置了,知政堂的重心转到了对辽国作战上。
这次军国议事是范宁发起,他向天子和知政堂的相国们汇报了巡视太原的情况。
“目前太原城内有百姓五十二万,军队八万人,粮食储备了一百二十万石,草料七十万担,各种战备物资以及火器皆已齐备,坚守一年没有问题……”
王安石举手问道:“请问小范相公,百姓五十二万人是否太多了一点?我认为减少到三十万人就足够了。”
富弼也道:“虽然百姓基数大,对招募民夫有好处,但五十万人每天的吃喝拉撒对城池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稍微疏忽就会出现疫病,防不胜防,我也认为应该再减少人口,三十万足矣!”
众相公纷纷表态,都认为五十万人太多,不利于管理。
这时,天子赵顼道:“范相公,各位相公都认为五十万人口太多,那你是怎么看?”
范宁微微欠身道:“陛下,太原人口最初是四十万出头,加上各县迁来部分人口,使人口增到了五十二万,微臣是从民兵角度上考虑,所以没有过多南迁。”
“那现在迁徙还来得及吗?”赵顼又问道。
“从水路走,应该来得及。”
“那就老弱妇孺都迁徙南下,朕也认为,三十万人比较合适。”
范宁见众人态度一致,便点点头,“既然陛下和各位相公都认为三十万适合,那我立刻命令军队组织百姓南迁。”
赵顼微微笑道:“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那范相公请继续!”
范宁又继续道:“刚才微臣提到水路,现在就说东线,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辽军是打算渡海从登州或者莱州登陆,用优势兵力占领山东半岛,并以此为根基,那问题就来了,辽国两线同时作战,它的重点在哪里?”
范宁看了一眼众人,又缓缓道:“我认为辽军的重点还是在东线,这是辽国发动战争的目标决定的,他们要掠夺大宋,同时逼迫大宋每年给予他们天量岁币,那么就必须从东线着手。”
“对不起!我再打扰一下。”
王安石忍不住又道:“既然小范相公认为辽国的重点还在东线,那么他们攻打太原又有什么意义?”
范宁不慌不忙道:“攻打太原只是一种迷惑,给我们错觉,以为他们重点会攻打西线,一旦我们在西线部署了重兵,那西线的辽军又立刻会从井陉杀到河北,继续从河北南下,而他们的东路军以山东半岛为根基,继续席卷中原,威胁京城,而河北辽军会搭浮桥南下,和东线辽军在汴梁汇合,这是我的判断。”
“但这只是小范相公的猜测?”王安石又道。
“确实是我的猜测!”
范宁坦然道:“但并不是凭空猜测,是根据诸多情报的推测,耶律洪基不是愚蠢之人,以辽国对大宋的渗透,他不可能不知道宋军在太原的动作,所以他在大同府部署了十五万骑兵就知道他们并没有攻城的打算,而只是在太原虚晃一枪,然后杀向河北,所以我们必须在太行井陉布下重兵,防范他从太原杀向河北。”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在太原部署八万重兵?”富弼不解地问道。
范宁微微一笑,“那是为了防止辽国突破河北失败,不得不掉头攻打太原,所以辽国还是要打太原,但不是主动攻打,而是被迫攻打。”
“那宋军在东路打算怎么应对?”欧阳修问道。
范宁又道:“敌军既然船来,我们当然是船往,我不会让他们登陆得逞!”
“范相公能不能具体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