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想了想说:“陛下,也不一定是文公所为。”
“说说看。”
“可能非是文公所为,故此他就以为是我使了什么苦肉计,于是案发后,他立即派人暗中对我监视,随后韩韫与我在郑州相会,文公便将注意力转移到韩韫身上。可能派人打听了臣家中下人的口风,或者派人到横渠暗中查访,这才得知韩韫前去斜谷迎接我,又在横渠离开。所以认为是我授使韩韫,再由韩韫指使人诱惑那群山匪出手,从而达到攻击他的目标。妃儿,将韩韫请来。”
李妃儿出去将韩韫叫了过来。
“韩兄,你说一说,你为何自横渠离开了。”王巨等韩韫向赵顼行礼后说道。
“启禀陛下,少保在横渠与张先生共同商讨著修《的一》,我也在边上旁听,那几篇文章不仅写儒学,更多的是讲述治国的道理。”
赵顼额首,他已经看过了。
“由是也讲到了一些西夏的情况,于是少保让臣民前去熙州,向高永能打听一下西夏的消息。为何是高永能,也是臣民的建议,如今西域,高将军声名赫赫,数次击败西夏,因此西夏扬言,有能得高六宅者,赏金与身等。因此选择了高将军,能胜之就能知之。”
好了,什么也不用解释了。
如果按照文彦博的说法,也没有韩韫熙河一行,说不定也能成立的。
前些年韩韫一直在关中主持烧酒,王巨在郑白渠说不定也留下一些人脉关系。
那么借助这个关系,韩韫再安排一个人去洛阳,找到那群山匪,苦肉计也就有了。
但关健韩韫去了熙州,这说法就不可能成立了。
主要就是时间。
王巨在横渠前后不过呆了十天,然后想家人了,回来又全部是骑马的,测试银子到了汉中也就停下了,因此回京速度很快。
那么韩韫先去熙州。再折回来安排,还来得及吗?
或者先去安排,再去熙州,那么最少会耽搁三天以上的时间。由此为线索。一查就查出来了。再说,张载现在那个小学院有一百多名学生能做着见证呢,王巨与韩韫敢不敢撒谎?
况且韩韫那么远地去熙州,再找到高永能,再折回来。到郑州与王巨重逢岂不很正常吗?
王巨以军功名震天下,马上又要进入中书,打听一下西夏的情况,又有何不妥?
赵顼喃喃说了一句:“朕待文公不薄啊。”
若真是王巨用了苦肉计,文彦博这么干还能情有可愿。
然而现在种种证明,王巨用苦肉计的说法不可能成立。
就算王巨说得对,与文彦博无关,但文彦博已经严重地逾制。
如果未下诏之前,文彦博派人监注王巨还能成立,下诏后。案子已经转交到了李定手中。
文彦博还有什么权利监注王巨。
想一想,如果王巨派下人在孙固家门口,提着一个望远镜,天天看孙固在干什么,孙固还活不活哪?
“陛下,也不用急,说不定是西夏人呢。”王巨道。
“还真有可能哪。”赵顼道。
闻听王巨要回京了,西夏立即变得象乖宝宝一样。
而且西夏已经有过一次前例。
但赵顼脸上有些涩意。
其实王巨这说法,无疑是给朝廷台阶下的。
现在所有线索,就是那个带着黄金的人。案子发生后。山匪南逃,那人吩咐后离开山寨,据说是向洛阳方向去的。但那时文彦博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不仅洛阳。就是虢州与陕州同样布下了天罗地网。
随后杨遂带着近万官兵在那片山区密集搜索,同时还出了高价悬赏,让百姓配合,寻找可疑人等。
但始终没有那人的消息,也就说明他早离开了。
因此这样分析来分析去,文彦博还有着很大的嫌疑。说不定正是老文借助封锁道路。掩护着此人撤走了。
不过随后官兵就到来了,此人就是撤离了那片山区,九成还在洛阳城,未来得及离开。
那么好了,只能象李定提议的那样在洛阳城挨家挨户的搜查。但洛阳此时居住了多少达官贵人,弄不好,就会演变成惊天大案。
如果不依李定的意见,那么这个案子十之,成为一件悬案。
悬案就悬案吧,如今赵顼心中认为他变法成功了,至少国库不再亏空,相反的充盈起来,因此也想清静无为。
但那样,赵顼如何向王巨交待,向天下交待。这可是行刺宰相案子哎!
现在王巨这个说法,便给了他理由。
实际可能吗?这是洛阳,不是陕西边陲,西夏人能授使人刺杀王巨,得布下多少情报网络,当真宋朝上下全部是吃素的?
不过有了这个说法,就能将这个案子胡弄过去。
“臣还要感谢陛下啊。”王巨说道。
这是两件事。
赵顼下诏以为张载为中散大夫龙图阁直学士。
没有实差官,张载也未必会接受,但代表着朝廷对张载的认可。
王巨更看重的这一任命,说不定还利于更加开明的关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