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第三点原因,那就是在松锦大战时与吴三桂一起逃跑然后逃不了,扛不住的唐通投降了,唐通与吴三桂是好朋友的关系。(百度搜索:,看小说最快更新)吴唐二家算是世交。还有锦州守将祖大寿是吴三桂的亲舅舅,要是留着吴三桂,说不定能让唐通、祖大寿等再回归明朝。如此,明朝就能增强自己的实力。逼得吴三桂太紧,吴三桂投奔满人,那就对大明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啊!
综合三种原因吴三桂就显得举足轻重!崇祯是怎么也不会动吴三桂的!至于王朴嘛,第一个逃跑的人,打乱完了洪承畴完善的撤退策略,使洪承畴逃跑不成,反而造成明军的大溃败,他是要负首责的。
最为重要的一点,王朴的兵力已经是丧亡殆尽了,杀他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加之,崇祯想起屡次的战斗,王朴都是逃跑的,他是出了名的逃跑将军,再留他还有什么用?还让他继续跑,继续让明军重复像松锦大战的惨痛吗?
卢象升以前上奏章弹劾过王朴,想要斩杀王朴,可是崇祯不同意!就算是你卢象升有尚方宝剑,你也只能斩小将小卒,对于总兵和副总兵是无可奈何的!所以崇祯的尚方宝剑对于手握重兵的大将来说一点用也没有。
现在必须要斩高级的武将,警惕别人不能再临阵脱逃!必须奋勇作战才行!就得借王朴的这一颗人头来做警醒作用!
崇祯想到这些,他现在还怎么能容得下王朴呢?王朴是必死无疑的。
张必武看着吴三桂,他知道吴三桂就算是能保住一条命,还能继续地驻防宁远,可是他还需要壮大力量,他的人马留在这里与吴三桂一同驻防,就得防止吴三桂把他的人马给吞了。
张必武当然得让强将留在这里,他的师父韩润昌、张攀、林翔凤他们在的话,就算吴三桂想吞也吞不了!当然有一点那就是例外!张必武此去北京会被处死,或者是投入大狱,那都将是一场灾祸!他的军兵就将被吴三桂所吞并。
而这军兵,招募的人马铁定是保不住的,只有忠心耿耿的三县子弟或许还会留下来,再待张必武的召唤。
张必武在做好一番布置之后,他便向京城而去了。()吴三桂当然知道张必武与他是面和心离的,他铁定是防兼并的,所以吴三桂除非等到张必武的确切消息传来,不然吴三桂是不会对张必武的人马下手的。
北京城。此时,崇祯正和他的百官在上朝呢。光时亨又一次地站了出来,说:“皇上,臣认为该治张必武之罪!张必武虽然敢于去援救松锦,可是他有罪!请听臣细数其罪!”
崇祯看着他,心中叹气,他只好是再听光时亨怎么个说法。
光时亨陈张必武之罪:“一、张必武救松锦之策不上奏朝廷,擅自而为,这是目无朝廷的表示!自古已来,要想获胜无不靠庙算!他却擅自乱为,不上报朝廷,不奏圣主!一切他已有决断,却让朝廷,以及举国为之担忧,致使最后救松锦失败!更为糟糕的是让君父担忧!这是他的大罪!”
光明亨是避而不谈张必武与崇祯合谋,让另一支军假冒张必武之军走陆路从山海关出关,当时朝廷上下除了崇祯之外都被隐瞒,这些文官很是生气!他们不敢说崇祯的不是,至于张必武嘛,当然是要弹劾,发泄了!文臣们开始糊涂说张必武欺瞒圣君了。
尤其是身为本兵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还被蒙在鼓里,陈新甲还得被崇祯叫去催张必武进兵,这分明是演戏啊!陈新甲是心中很火的,只是不能发挥。陈新甲已对崇祯有所不满了。
陈新甲就得靠这些言官来弹劾,现在他又向兵科给事中以目示意。兵科都给事中急忙出来,说:“是的!没有错!张必武谋划却不上报本兵!他眼中可有兵部?要是他早上报本兵,在他进到盖州之时,就不会让君父担忧,更不会在松山之时,不能救洪尚书出来!”
左右兵科给事中也出来说:“是的!自古已来,多谋多胜,少谋少胜!军队出征哪时不是庙算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呢?洪尚书不能救回,一切都因张必武目无朝廷!他将置朝廷于何地?君父于何地?”
群臣一致地附和:“是啊!没有错!说得太对了!”崇祯不出声了,前面张必武秘密走水路,这一条是他和张必武商定的,可是后来张必武以奇计直插松山,张必武并不对他直说,这真让崇祯是心中不爽。
崇祯又怎么想到,千里之外战局是瞬息万变的,要是等到张必武禀报崇祯,崇祯批准才执行的话,张必武早就兵败了!给将帅足够的遇事自主权,这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