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仍然小心翼翼,派使者再次责问黑齿常之。黑齿常之还是支支吾吾,而声音越来越低。
使者回来禀报。
武则天先做了一件事,将王彩年抓了起来,秘密在宫中用酷刑审讯,不但是王彩年,还有王彩年收买过去的太监,同时也被在东宫绞杀,牵连的太监多达三十多人。
原来以为儿子只是一个饱读诗书,谨守古礼,教条不化的人。一直没有注意,后来通过种种迹象,才知道儿子在自己身边也安插了人。不过自己同样在儿子身边安插了人,一杀,怕开先河。况且那时候李威已经有了许多权利在手中。于是自己来到上阳宫,将王彩年打发到内宫。到了内宫后,又将王彩年打发到上阳宫。不让他接触内幕的消息。
可是武则天一直对此事甚是不快,直到今天才发作出来,一举将内宫之中,李威的眼线全部拨掉。
听闻后东宫几个女子都有些发急,上官婉儿让狄蕙再次出宫,央请狄仁杰替王彩年说情。
狄仁杰听狄蕙说完,不住了摇头,说道:“蕙儿,若没有意外,这才是一个开始啊。还有你,以后也尽量少出宫,对婉仪说,少玩小心眼,弄不好会牵连东宫。”
虽然王彩年是陛下的人,为陛下做了许多事,然而不能救。再说,自己空有一个宰相的名声,若管的事多了,太后一起疑,连自己都必死无疑。
还有东宫几个妃子与皇子也让他担心。
太后不能确认陛下死了,若是确认了,东宫诸位皇子,也会碍着太后的事了,莫要说孙子,就是亲生儿子女儿,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太后还不照杀无误。
若想害死诸位皇子,首当其冲的就是几位妃嫔。
现在只能求是皇帝的计谋。很想问一问刘仁轨,然而整个洛阳遍布武则天的耳目,狄仁杰手中是有些江湖豪杰,也不敢动用。怕走漏消息,坏了李威的大事。
狄蕙十分机灵,立即反应过来,随后回宫。
杀了王彩年,等青海使者返回过程中,武则天又做了一件事,
去年就对诸王进行了封赏,拉拢诸王的心。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宗室,李渊二十二子存在世间的四子,韩王元嘉、郑王灵夔、霍王元轨、舒王元名,李世民二子,越王贞、纪王慎,李治八子中,一个被杀,一个病死,武则天亲生的,让她自己弄死一个,两个囚禁中,还有一个生死不明,另外还有李上金与李素节,这几年被武则天弄得半死不活。
另外有李渊堂兄弟留下的宗室,但那都不是正统,对武则天危胁不大。
大半年下来了,武则天又进行了第二次封赏,这一回不是爵位,而是财富,赏赐了大量的财富。赏完后,让他们搬家,比如原来是河东甲州刺史,搬到河北乙州做刺史。
这样一来,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官吏没有交情,百姓没有恩情,士兵一个个不认识,只好乖乖做老好人了。
做完了这件事后,这才做了下一件事。
她自己没有说,借武承嗣嘴中说出来的,封武氏先祖为王。唐朝开国以来,仅为了拉拢一些胡人领袖,设了少数几个郡王,但武承嗣显然指的不是郡王。不但提出这个请求,还请求立武氏七庙。
在后来,管你立什么庙号,只要有钱,你慢慢立,想怎么立就怎么立,没有人敢干涉。可在这时代,却有着强烈的意味。非是帝王先祖,不可以立庙的。古今以来,出过许多权后,又有几个人敢为自己先人封王立庙号的?
几位宰相面面相觑,魏玄同、刘景先、岑长倩、郭待举一起扭头看着裴炎。
在他们心中,裴炎还是十分正直的大臣,又得到太后的宠爱,希望他进谏,说话取消武则天的打算。
裴炎也蹙起眉头。
武则天这个做法,不是剧本里应该有的。他希望太后做一个有权利的太后,而不是希望她生起更大的念头。不过想到了皇帝生死不明,巨大的阴影还存在着,话到了嘴边没有吭声。
刘景先等人略略有些失望。
这不是改官制,虽然改了一些阴柔的名字,权利还是那个权利,管辖的事务还是那些事务,实质并没有改变,可以容忍。替先人封王立庙号,也意味着就要登天了。
特别是刘景先,他心中十分失望。本来以来裴炎是一个被皇帝冤枉的好人,是一个君子,但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都不敢进谏,何来君子之谈?更隐隐感到当初太上皇喊自己进宫时,推荐了裴炎,是一步错棋。
裴炎不说,自己做为第二号大臣,就要站起来说话了。徐徐道:“刘公在西京言,防吕后之事发生。太后,应提防吕后之败。”
武则天从容答道:“吕后是大肆分封在世亲戚败亡的,我只是追尊祖先,仅是一件小事,有何不可?”
不但他,魏玄忠也有些后悔。一直以来,他在李威与裴炎之间摇摆不定。不是他想投机,是他没有看透裴炎,裴炎为什么说话有权威,还不是自己几个重要大臣,以及程务挺几个将领顶力支持造就的?
果然地站出来,说道:“庙号又岂是小事?就是小事,也须防微杜渐。”
狄仁杰也站了出来,局面走向对陛下越来越有利,可他也不想看到武则天真的去做皇帝。而武则天恰恰有了这种可怕的走向,接过魏玄同的话,进谏道:“若是太后追尊祖先,臣以为可以,但切不立庙号。此乃国家体制,一旦太后开了此头后,若是将来皇帝年幼,太后处掌后宫,也学习太后立庙号。又没有太后的才干与品德,什么事情都有发生。太后,不可不防。”
武则天嘴角扬起一丝冷笑,玉辇已热,宝座已稳,又岂是你们三个小小宰相能阻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