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迷醉香江 > 第四百三十三章 警告

第四百三十三章 警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索尼公司收买成功,使它获得了哥伦比亚公司丰富的“影片资料馆”。

这里有270部影片、2.3万部电视片,其中包括许多名作和卖座率很高的作品。

索尼公司为他们的胜利而欢呼雀跃,但在大洋彼岸却是举国震惊。

好莱坞的一家洛杉矾地方广播电台,在长达2小时的直播节目中,广播了听众打来的电话,称这是件糟糕透顶的事。

《华盛顿邮报》也刊登了措词强硬的文章,对索尼公司充满了敌意。

他们评论道:由于公司的主人换成日本人,对哥伦比亚公司摄制的影片和电视节目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拍摄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肯定会引起神经过敏。

然而,使美国人的感情受到真正刺激的是10月2日出版的《新闻周刊》。这期杂志的封面是这样的:把日本的和服穿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标志——自由女神像上,这种打扮使人很容易联想到艺妓。

而且在这幅图片的旁边写下一个大标题:“日本入侵好莱坞”《新闻周刊》之所以使用“入侵”这个字眼,大概是要勾起人们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珍珠港事件”。

前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驻日本分社的经理夏皮洛先生◎:“我不认为电影产业是文化,但它却是富有魅力的象征性企业。美国人认为电影产业是美国的‘国粹’,美国垄断的东西被日本买下,的确是件令人不快的事情。”也许夏皮洛的话代表了美国许多人的想法。

《时代》周刊称,美国每年电影片、激光唱片、录像带及其它娱乐产品的总收入平均达到3000亿美元,而且好莱坞的影片在全球影迷中,一直占有特殊的位置。

美国片占在欧洲卖座彤片的50%,日本1990年最卖座的美国影片《圣战奇兵》,票房收入达3200万美元。凡是大都市的影院,总有半数是在放山姆大叔的电影。

日本索尼公司竟敢闯人美国最敏感、最有感情的领域,的确是冒天下之大不为的举动。有人甚至把这件事情看成是日美关系进入微妙阶段的证据。

一些有识之士不无忧虑地说:像现在这样,美国毫无限制地接受外资,等到恍然大悟时,也许美国已经把持有的财产卖光,而沦为殖民地的境地。

正当美国人为哥伦比亚公司之事挠头叹息的时候,华尔街上又传出了“纽约沦陷”的消息,顿时又绷紧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神经。

纽约怎么会沦陷呢?

拥有世界一半以上核武器的超级大国怎么会落此下场?似乎只有天外来客能够做到这一点。

但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正是日本人包围了纽约。

这个誉满全球的美国文化和商业中心,最近几年禁不住腰缠万贯的日本老板的频频叩关。竞失去了一个个据点。

许多著名的百货大楼和公司,早已易主,日本人成了经理、总裁和老板,只差没有挂上太阳旗了,不过这些都还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美国人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洛克菲勒中心会沦为日本人所有。

洛克菲勒是个“独领”数十载的富豪之家,开山鼻祖的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从第一代的开天辟地到如今第六代的坐享其成,在百年沉浮中,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化身、全球最有名的姓氏、人人艳羡的家族。

特别是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在世人的心目中,洛克菲勒就是美国,美国就是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家族注重慈善事业为美国人所熟知。40年代中期,联合国总部在纽约成立。洛氏第二代即小洛克菲勒捐出一大块地皮,由华莱士.哈里森设计联合国大厦,而使得联合国总部有了永久性的地址。

洛克菲勒员显赫的第三代纳尔逊.洛克菲勒曾任纽约市长和美国副总统。1979年1月因心脏病突发而摔死,从此洛氏家庭似乎笼罩在夕阳残风中。

如今要出卖的洛克菲勒中心。建于1929年,竣工于1939年。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小洛克菲勒拿出1.5亿美元在纽约昼哈顿城兴建14幢(后来又增建8幢)摩天大楼。作为纽约文化、艺术、出版、新闻、娱乐和休闲中心。

而如今,洛克菲勒中心高楼的阴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正逐渐地拉长。

一九八九年,洛克菲勒家族还像往常一样,来到纽约市郊、占地4400公顷的波坎迪克尔山庄的老家聚会,共同决定洛克菲勒中心的命运。

一九八九年十月三十日,洛克菲勒集团宣布将洛克菲勒中心股权的51%,以8.46亿美元的现金,转售给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日本三菱不动产公司。

三菱不动产公司是日本“三菱集团”的一员,号称日本数一数二的房地产公司。单是东京一地,它就拥有九十二栋主要的办公大楼,其中多数位于东京著名的商业区内。

洛克菲勒中心被它收买之后,三菱不动产公司总栽高木储三郎按萘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不无得意地说:“洛克菲勒中心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地址,它是超凡出众的同义词。我们希望能把这个优良传统延续到21世纪,并且与洛克菲勒家族一样把它当作世界最好的都市,成为纽约市最特殊的地方。”

这个于30年代竣工的洛克菲勒中心,在90年代之后,换了主人。洛克菲勒的子孙将祖宗的遗产变卖,在中国人看来可是个大逆不道的败家子。

《纽约时报》更是扼腕叹息,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则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