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虽然不大明白蓝府出来的吴竹春怎么成了长平王惯用的人,但见女儿艰难吩咐叮嘱,也不忍驳她,忙一边答应着一边扶如瑾躺下,“快歇着,先生刚告诉你不能多说话,偏偏你不听。累不累?”
如瑾还真得累了,见安排得差不多了,于是顺从躺下闭了眼睛。
从此凌慎之就在王府住了下来,每日进内院来给如瑾行针止痛。宋医婆几个斟酌出的解毒方子也和他去商量,一日日给如瑾添加拔毒的药量。秦氏带着孙妈妈和飞云主理如瑾一应吃食,恨不得住在厨房里盯着人做饭烧菜,加了一万倍的小心。胡嬷嬷接手府中日常琐事,祝氏则带人专心查找下毒之人。
如瑾一天有半天都是睡在床上的,因为拔毒的药物对身体有损,她总觉得精神不济。然而外头永安王的事情还没落定,各司在紧锣密鼓查办当夜被抓的几位高官,审案进展时快时慢,长平王远在辽镇指示不及,大半决断都落在了京城几位僚属身上。他们偶尔会来禀报进展,如瑾也要打起精神听着,适当提一点建议。
淮南的反军已然攻下八座较大的城池,一路往南挺进。淮江天险增加了江北朝廷军队渡江的难度,半个月过去都未见一队渡江,反军的总兵甚至自立为王,大有在南方建立小朝廷的趋势。
而辽镇那边,长平王率领的平乱军推进缓慢,许久时间打下的地域不及辽镇十分之一。京畿周边卫所逐渐调兵过去增援,粮草又跟不上,拖拖拉拉直教人发急。京中人心惶惶,茶楼会馆里议论国事的人越来越多,稍微有点本事的都在往京外转移财产,生怕哪日朝廷崩坏,京中要大乱。
眼看过了立冬,天气越发冷了,辎重司发给辽镇平乱军的冬衣却在运送途中不慎失火,一把烧了干净。押送的将官带兵畏罪潜逃,消息传回京里,满朝上下齐齐发怒,将这些兵将的家眷全都送进大牢,定了斩首的日子。
十月中,西北边疆告急,魏地鞑靼铁骑叩关,常年向大燕纳贡的两个部落突然翻脸,联手突进燕北地界,一路烧杀抢掠,军报传进京中的时候,已经有数个村落被屠戮一空。
疆域之内战火频燃,危急存亡之秋,一群大小官吏在朝上争论得面红耳赤,三天过去都拿不出一个妥当的章程。争论的过程被密报入王府,如瑾一目十行扫过厚厚的记录簿,不断冷笑。
一群自私自利之徒!
这个时候还在搞党争,扯皮不休,只想消耗敌方派系的力量,自己坐享其成捞功劳。天下哪有这儿便宜的事?偏偏几派人抱得都是这种态度,今日你我联合挤兑那一方,明日我和他联合打压你,合纵连横不亦乐乎,不过一群肩不能提手不能担的老匹夫,却搞得满朝上下乌烟瘴气,宛如战国。
也有一心念着国家百姓之人,站出来主张齐心平乱,但奈何这等人平日就势微,此时更是人微言轻,不被当成党争的牺牲品就不错了。
“近日你心浮气躁,于解毒有妨碍。”这日进来的问诊的凌慎之适当提醒。
如瑾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满地凋落的花瓣在微风里瑟瑟,看着越发令人心情抑郁。刚刚入冬,她已经穿了厚厚的锦裘,一张消瘦小脸被洁白风毛裹着,眉宇间尽是憔悴之色。
唇边和额角都生了红痘,是心急上火的缘故。凌慎之说:“你不爱惜自己,也不管腹中孩儿了么?调整好心情才能早日拔清毒物,调理了许久却不见好,这样下去情况堪忧。”
如瑾深深叹口气,将目光从遥远的天边收回。“先生该知道外面的情况,我便是想宽心,又如何能够。”
腹中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她比谁都着急,可越急,越是不利于解毒,偏生外面还局势动荡。
凌慎之眸中有隐痛,目光扫过如瑾越来越高的腹部,知道任何劝解都很无力。外面境况如此,连他都深感不安,何况是身在皇家的如瑾。
“你……”
刚说了一个字,紧闭的院门却突然被人推开,关亥领着一个内侍未经通报就闯了进来。凌慎之眉头微皱,难道又有什么急事要来扰乱病人心境么?
懒懒躺在贵妃椅上的如瑾却猛然站了起来,眼睛骤亮。不但没有责怪内侍们的鲁莽,反而不管不顾地迎头走了上去。
“小心!”凌慎之连忙追上去相扶,生怕如瑾一个不慎伤了身子。
可却有人与他同时出声,说的是一样的话。
“小心。”
凌慎之愕然看着如瑾扑到一个内侍怀里,紧紧抱了那人的脖子。
院子里做事的仆妇们迅速无声退了出去,关亥最后离开,反手关了院门。秦氏端着一盅热汤从后头厨房走过来,一抬眼,手里汤碗顿时掉在地上,哗啦摔得粉碎。
“王……爷?”秦氏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如瑾已经哭得满脸是泪。
“让你受苦了。”身穿内侍服饰的长平王朝秦氏点了点头,而后伸手将如瑾环住,轻轻搂着。
凌慎之无声看着他,他也看着凌慎之,良久,缓缓道:“多谢。”
“分内之事。”凌慎之的声音有些冷。
长平王不再多言,轻轻将如瑾的头从自己胸前扳起来,疼惜道:“别哭了,猫儿脸似的,很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