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浴火重生西路军 > 第三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

第三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无广告书着就是爽!

绥远自三七年十月底被光复,就被陈海松定义为八路军后勤物资的大本营,进行了周密的安排,留下八路军四分之一实力的教导师坐镇保护开始大规模建设,4个月过去了变化不可谓不大,可见惯了后世爆炸式发展速度的陈海松依然感觉离自己的期待有很大差距。

不过已经融入现实历史中的他知道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茫茫戈壁上几乎是靠着人海战术、双手使用简单工具、没黑没夜、流血流汗创造出来的工业基地算得上中国奇迹了,所有来过绥远的国府官员、新闻记者、外国专家、私营业主无不惊叹,真的在拼命啊!

确实是拼了命了,李卓然、王树声、斋以前都是挺胖的,一年下来瘦了不止两圈,尤其是斋、乌兰夫两个政府干部已经和孙玉清一样消瘦了,三百多万移民,一人一天吃一斤粮,一年就得50万吨,要不是前期的缴获、民间的收购、牛羊的补充只怕早就饿死人了,还要安排住宿、安排工作、安排孩子教育、安排他们的管理,真是难为他们了。

陈海松很感动地向他们敬礼表示感谢,对绥远民主政府做出的贡献、表现出来的敬业态度拼命精神表示钦佩,他说鼓励大家万事开头难,同志们在工作的第一年里实现了社会安定、民族团结、虽然新增了00万却没人饿肚子、财政有结余、工厂见效益。殊为不易。

咱们底子薄、基础差、缺乏经验。要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没有吃苦精神没有拼命精神是不行的,苦就苦点吧,谁让咱们有理想有追求呢!再苦他个两三年,根据地建设就会走上正轨,我们就拥有了完备的基础产业、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年轻的管理干部。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是满意的,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制定了调整的措施,我没有意见,需要提醒的是粮食生产问题必须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要舍得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把引水灌溉问题解决好、把良种培育安排好、把科学种田部署好,农业是建设的基础马虎不得。

难民安置体现的是人爱国爱民的胸怀和宗旨,是和国民党争民心夺口碑的具体交锋,河南一千两百多万人背井离乡。目前河西绥远两地总共收容的不到三百万,还有八百多万人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我通过重庆各大媒体向他们发出了到西北来的号召。

我不是不知道你们辛苦、你们也很难,我不这样做国民党就会对这些难民视若无睹置若罔闻放任自流,我当然希望大西南能行动起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困境,但我估计其中的一半还是会逐步向西北迁徙谋求生存下去,来了就不能不管,还得管好,一个没管好都是失败。

我是这样考虑的,整个西北占中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不到二十分之一,绥远光复前总人口不到两百万、甘肃不足五百万、青海不足一百二十万、宁夏不到六十万、新疆不足两百六十万,陕西稍多些不足一千万,算下来也就两千万出头,不到江苏省的一半。

而西北少数民族众多、中央政府一向不重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无法有效控制这些地区,以致周边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挑动少数民族,民族分离倾向十分严重、蒙古已经宣布、、新疆形式上、青海、宁夏处在半状态。

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是我党奋斗的目标之一,是我们每个同志的责任,我们收容难民发展经济的行为和效果对缺少劳动力的地方实力派都是一种启发。我会面见马鸿逵、马步芳、盛世才提议他们为了赢得好名声、为了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大量接收难民,他们会接受的。

我们不能把新来的难民都送去,那样毫无组织一盘散沙似的逃难大军进入残暴狠毒的军阀手里无疑是去送死。千辛万苦逃出家园不能让他们离开虎口进了狼窝,那样太不负责任了。

我希望你们把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对我们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熟悉的骨干组织一部分。和我们的政治军事干部一起带着新到的难民前往宁夏平原、湟水流域以定居点的形式集中住在一起、秘密建立这里的乡村组织,共同开垦荒地、学习训练、生根发芽。

同样的方式我会要求张掖的难民组织起来有计划、分阶段地迁徙到天山南北。新疆我计划迁去两三百万人,亦农亦工、亦商亦兵成为安定边疆的重要力量,一声令下可以组织起几十万大军,彻底改变那里的民族结构,压制分离主义的鼓噪、震慑周边国家的窥觊之心。

这样四百万人就有了新的安置点,我们自己的负担也相应的减轻一些。明年以后,即使一次来他五百万,我们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有了关中、河套、宁夏、河西、新疆这些屯垦区,安置他们也不在话下,优秀的还可以当工人、参军入伍、入学深造。

你们现在就要制定这个移民计划,每个屯垦区不少于五百名干部一个团的工程兵一个团的正规军,隐藏在难民中间组织民众、安心屯垦、发展经济、秘密练兵、等待时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