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1895淘金国度 > 第一卷 发迹之淘金潮 第442章 日本人的疯狂

第一卷 发迹之淘金潮 第442章 日本人的疯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现在对日行动早已经公开,雷向宏等人的存在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了,就在叶枫的套房旁边一个房间摆下了临时的指挥室,当然,主要功能也就是收发一下战情电报罢了,相关计划早已经做好,不需要叶枫临时调整交代了。

2月28日,因为日本代表团大闹会场,斥责英法阿美等国刻意挑起战争,枉顾盟友身份,破坏世界和平,为在欧战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日本民众带来深重灾难。导致顺利召开几天的巴黎和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再次陷入停顿。

2月29日,日本全权代表西园寺公望发表全球通电,再次向阿拉斯加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也公开谴责了英法美意等国出卖盟友,以换取苟且和平的恶劣行径,同时表示,这样的和会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为世界的带来和平,和会的数个操纵者只是在纵容战争,当做换取自身利益的筹码,将全世界和平,将全世界人民当做了角力的棋子。

发表此番激烈抗议后,日本代表团不等大会主席团将日本踢出门外,便率先炒了巴黎和会的鱿鱼,当天即乘船返回日本,成了第一个中途退出和会的国家。

日本人突发神经一般的疯狂动作,让各国为之愕然,便是叶枫也没有想到年届七十,向来以柔和著称的西园寺公望还有如此火爆的一面,大闹会场就算了,居然直接向全球发表斥责通电,径直退出和会,难道日本人真的打算放弃外交努力了吗,准备回国跟阿拉斯加鱼死网破?不管有用没用,各大国集中的巴黎正是进行外交努力的最合适场所,他们现在这样做法,让他们曾经的盟友英法等国也下不了台了,以后只怕更无法对日本人表示更多支持了。日本人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日本人地位不比从前了,少了张屠户,让各国还不吃成带毛猪不成。他们此番退会,最终也仅仅是成为了巴黎和会的一个曲罢了。少了搅局者,和会再次回到正轨,2月29日起,十四人会议正式改成了十二人会议,七大国成了六大国,大会小会照常开个不停。巴黎和会正式进入了事实上的分脏阶段。

不过事实上也没有这么顺利,巴黎和会本身组成复杂,矛盾重重,加之各国实力,地位的区别,话语权也逐渐有了轻重,随着日本退出,目前的六大国中,英法美阿四国做为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话语权最大的国家,而意大利在战争中虽然出力甚多,但本身的实力相比四大国较弱,话语权自然也弱了许多,在很多问题上甚至沦为了听众。

而中国的情况最为特殊,论实力,比意大利都不如,国内状况也是最差的,在欧战中的贡献也远比不上其他几国,甚至远比比利时,塞尔维亚,希腊等国少。但在这次的和会上,因为阿拉斯加的支持,加上八点要求中涉及到英法美意等各大国的利益。倒让中国在这次和会上发出了不少声音,在某些问题上,比如对俄问题,又因为他们同样居于俄国边境,有很多的利益诉求,说话的分量甚至还要比意大利人受重视。

当然欧战的主要利益来说,中国的发言权就是六大国中最弱的。比一些有个别利益的国家都要弱,毕竟数十万劳工的贡献远不如在战争消灭多少敌军,给予了敌军什么样的打击,对战局造成了何种影响,牺牲了多少人来的更直观。

时间在吵嚷、勾心斗角中进入三月,和会主要国家再起变化,谈判过程中,许多次六大国会议中,各国外交部长或者说第二代表先后退出十二人委员,实际上最后只剩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奥兰多,叶枫,陆征祥“六巨头”会议。

不久,意大利因对南斯拉夫(时称塞尔维亚——克罗地垭——斯洛文尼亚)的阜姆(即现里耶卡)的领土要求被拒绝,也退出了会议,最终的谈判由五大国(英国、法国、美国,阿拉斯加,中国)主导,即英国首相乔治、法国总理克莱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叶枫这个阿拉斯加军方界头把持,不过陆征祥在许多问题上的作用微乎其微。

而意大利人因为数次退会,作用更是减弱,德国方面甚至提出不准其参与条约讨论。因为各国谈判目标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每个决定都是经过“不愉快的妥协”后才能达成。而阿拉斯加有时候总会出人意料的为战败国争取一些利益,弄得英法美犹如吃了苍蝇般难受,虽然很多争取,阿拉斯加独木难支,无功而返,但阿拉斯加却成功得到了德,奥,匈,保,土等国的更多感激与尊重,特别是对于土耳其人而言,阿拉斯加没有食言,做到了他们曾经对土耳其人的承诺。

也因此在以后的历史上这次会议被称为“美国式理想主义和欧洲式偏执狂之间在经过阿拉斯加式平衡之后达成的脆弱妥协。”

和会在这种不断的妥协中前进时,在西北太平洋,阿拉斯加南太平洋舰队摧毁佐世保军港后,战场实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当中,南洋舰队退到了种子岛,而中,东联合舰队也带着创伤退出了满布杀机的濑户内海,返回了八丈岛和须美寿三岛,北面的北太平洋舰队更早在数天前就从室兰沿岸返回了千岛市择捉岛的纱那军港。

阿拉斯加突然的炮火沉默让日本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也让全世界产生了阿拉斯加人要收手了的印象。也许这一次,已经称雄大半个太平洋的阿拉斯加人主要目标就是要摧毁日本海军的重建计划,让这个可能在未来威胁到阿拉斯加海军的邻居彻底断送再次崛起的希望,将威胁辗杀于摇篮之中。

现在目标完成,同样遭受了一些损失的阿拉斯加人自然也应该重新蛰伏下来,再打下去,他们还能干什么,光凭海空军,他们不可能真的摧毁整个日本,最终解决战斗只能由地面部队来完成,但是现在阿拉斯加很明显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强大实力,暂时没有可以吞并整个日本的地面部队,将日本人打成残废,达到目标就收手也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整整将近一个月,阿拉斯加舰队都未再有一次新的动作,似乎又恢复了战争之前的态势,阿拉斯加大军就这样屯驻在日本东、北,南三个海岸附近,呈三面包围之势,虽然位于阿留申和千岛的十万野战军和二十万国民卫队这一个月来不断调动,都向千岛集中,但是许多军事评论家眼中,这也许是阿拉斯加向日本人进一步施压而己,没有可能凭借这三十万军队向日本发起全面进攻,毕竟光是北海道已经屯集了超过四十万日本军队,这已经是日本本土的将近一半的实力了,这是紧急动员,增加了数个特设师团后达到的数量。

不过从朝鲜,远东,东北陆续撤回来的二十余万大军正向关东平原和北海道等地汇集,届时,也许不要十天半月,北海道就会达到五十万大军的规模,日本本土加起来最后可达百万大军的规模,除非阿拉斯加将欧洲,西亚的所有军队撤回,将勒阿马朱防线上的大军调来大部,倾全国之力入侵,否则,阿拉斯加就是在找死。

如此明显的道理阿拉斯加人又怎么会看不到,日本人也同样可以看到,只是对阿拉斯加人不按常理,疯子般的动作搞怕了,日本却是不敢不特别小心,国内紧急疯狂征兵还不放心,硬是从远东,朝鲜,东北先后调回了超过三十万大军。

…………………………………………

拉迪加,这个阿尔丹省临时首府,位居勒阿马朱防线前沿中枢,承上启下的重要城市,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从一个不过数千人的小镇迅速演变成了拥有十余万人口的小城,如果加上屯驻在这里的数万大军,也许将近二十万人了。

拉迪加能够取得如果快的发展,不光是因为这里是阿尔丹省的首府,原因有很多,主要却是三点,一方面是因为阿尔丹河沿岸丰富的金矿,煤铁资源吸引了大量美洲领土的移民和投资商,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铁路的修建,汇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工程兵部队士兵,第三个方面当然是因为拉迪加目前的战略地位,在其周边除了大量筑路工人和工程兵部队外,更集中了第一集团军八万人的大军,这里也成为了一个勒阿马朱防线最重要的补给地之一,吸引了大量为部队为筑路工人,为淘金客提供服务的工商业人士,直接促成了拉迪加的快速发展。

按照工商部和民政部的预计,若这种情况再持续五年,五年之后,拉迪加甚至能够凭借他这种比吉格达和河口镇、桑加尔都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成为科雷马河以西第一大城的可能,至少可能吸引超过七十万人,成为阿俄边境中心城市。

不过这种预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普通人不太清楚,但省部级以上的官员都很明白,以阿拉斯加如今的实力,这条防线会否一直存在都成疑问,只是不知道能否在五年后才不复存在。若是可能存在五年,到时有了很雄厚的基础的拉迪加倒也不需要军事战略地位来促进他的发展了。但若仅仅一两年就不复存在,那么拉迪加的发展也许不会倒退,也不会出现停滞不前,以他的交通,地理位置和资源,仍然会有很大的发展,只是其发展速度肯定会大受影响,绝对达不到现在这样一年吸引十余万人口的程度。

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很容易成为现实的,甚至即将成为现实。

拉迪加这一年来的新建筑很多,大部分建筑都是崭新的,只是多是三五层的中低层建筑,其建筑结构也极为坚实,街道宽广,很符合一个边境城市的规划。

在近阿尔丹河东岸的防御工事一带,不属城区范围,甚至连郊区都算不上,这里就像他们刚来的时候一样,堪称不毛之地。除了大炮,就是工事,除了士兵还是士兵。没有谁会把工厂,把房屋,把商店放到这里来,阿尔丹河并不算宽,若对岸的敌军发炮,那可是不长眼睛的,放在河岸边就是找死,虽然现在的对岸的不知道属于哪里的军队只怕根本没有可能来挑衅阿拉斯加,但谁知道哪天他们会发疯,谁知道阿拉斯加哪天会想起要过河去摆摆威风。

在阿尔丹河东岸再向东数里外,近城区边缘的地方有一栋五层楼高,飘扬着三色星旗的建筑,建筑很普通,与城内大部分建筑没有多大区别,四四方方的像个盒子,唯一让人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就是这个房屋的四周有许多士兵,在大门上,在房顶上,也有持枪站岗的士兵。

在房屋前面的广场上每天都停放着不少军车,来来往往也多有各层级的军官。挂着将衔的军官出现在这里也不用感到稀奇,因为这栋新建大楼就是勒阿马朱防线总指挥部所在地。

此刻在这栋大楼的顶楼,几乎占据了一层楼的宽广大厅中,相比平时,显得忙碌了许多,发报机,电话机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个个参谋似乎都忙得有些脚不沾地。

在大厅的正前方,几个穿着陆军将官服的军官正全神贯注的注视着一幅足有数十平米大小的巨大沙盘地图,沙盘地图上山岭,河流,树林荒原做得栩栩如生,像是一个缩小了的真实世界。

站在这几人中间的正是总指挥蔡锷,左边的则是第三集团军司令马功成和第八集团军司令朗.帕多,站在他右边的则是第六集团军参谋长朗多.查克和第一集团军参谋长韦尔贝克。

“现在的远东,形势缩综复杂,各种势力盘错在一起,但主要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势力,实力最强的当属日本,目前还有超过十万人,主要驻扎在海参崴,恰格达,丘米坎等地,当然,伯力,海兰泡,双城子都有不少日军,但其中有五万人放在了恰格达和丘米坎一线,很明显就是在防备我们。”数人中职衔都最低的韦尔贝克充当了讲解员。

“日本人原在远东有十三万人,这一次受他们国内局势所迫,但也仅仅调走了三万人,看来,他们对于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利益仍然不想放弃。”马功成冷笑道。

“已经到手的肥肉他们如何肯轻易舍弃,再说我们这次对日本的攻势确实只能给他们施压,不足发起全面攻击,否则莫说远东的军队,便东北,朝鲜的大军恐怕都得全部退回去。”朗多.查克有些惋惜的道。

蔡锷却呵呵笑道:“现在不退又如何,错过了这回,未来他们想退都要困难许多了,他们是在放弃他们的最佳逃生时刻啊。”

大家自然明白蔡锷的意思,闻言都笑了起来。

直到蔡锷示意韦尔贝克继续说下去,大家才收起笑声,韦尔贝克则接着道:“第二个主要势力自然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白俄军队,这部分白俄军队又主要分成三部,除高尔察克的军队一大部分位于西西伯利亚及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俄,暂时还没有可能马上接触外,另两部却可能在一开始就会相遇,一个是驻扎在外兴安岭一带的莫尔恰诺夫白俄军,大约在四万人左右,大部分都是原俄属远东军队,原远东方面的许多高官就是被他屠杀的,另一部就是西伯利亚的沃洛夫卡白俄军,人数约在五万人左右,主要是原贝加尔湖一带的俄军组成,目前多驻扎在贝加尔湖一带。不过总体来说,远东和西伯利亚的白俄军实力都算不上强大,相比欧俄一带的白俄军队,这里的白俄军自主权更少,实际上就是美日英法等国援助控制的傀儡。”

蔡锷点了点头道:“这也怪不得他们,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域广阔,人口却远比不得欧俄,工商业实力基础也很薄弱,如果缺乏美日等国援助,他们根本就成不了气候。没看以前的数十万西伯利亚和远东军队多半都是自己动瓦解崩溃了么。没钱没粮食又没有援助,还要面对敌军攻击,就只有自动崩溃。”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朗.帕多说道:“第三个势力自然就是美英法等国深入到东西伯利亚一带的军队了,不过人数不算多,加起来不到两万,但当初叛乱的五万捷克战俘军却也在这里留下了近两万人,加起来也在四万左右,这样算一算,远东,东西伯利亚这么大片地方,总兵力也只有二十五万人不到,还真是空虚。”

“那是因为相对我们来说的,若是对苏俄来说,这二十五万已经够多了,这里也是苏俄目前实力最弱的地方,苏俄红军在这里还没有一兵一卒,不过不能忽略了受他们影响的工农武装,那也足有几万人,虽然多为散兵游勇式的游击队,不足以与白卫军和美日等国军队相提并论,对我们来说,却都是需要解决的,也就是说我们最终面对的军队应在三十万人左右。”马功成道。

这时韦尔贝克也点头道:“是的,严格来说,美英等国包括捷克战俘军都不同于日军,虽然可能面对,但不大可能敌对,长官在巴黎与各国必然已经达成了协议,所以我们真正要面对的第三大势力应该是这几万熟悉地形的工农武装,虽然他们装备差,但终是有地利人和因素,对我们的影响可能不会弱于其他势力。”

“嗯,不过对我们来说,这些地利因素其实并不能造成太大影响,从这些地方逃入河东的俄国人没有百万也有数十万,我们找得到足够多的向导。再说除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工农武装,很多都只能称为当地的民兵自卫武装,解决了主要的日本,白俄军后,不过数万散兵游勇,我们有的是能力把他们辗碎……。”

蔡锷话还没说完,一个参谋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报告,巴黎电报……。”V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