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7月1日。徐蚌战场上,国防军已经取得了绝对的胜利。经过持续不断的消耗,吴佩孚手中兵力已经不足十万人,地域也从淮海地区被压缩到安徽蚌埠地区。国防军已经从四面将其合围,北洋后勤供应也被切断,吴佩孚已经插翅难逃。
江苏战场,曹锟处境也非常危险,尤其是淮安城丢失后,北洋军失去了大量的辎重,更让曹锟实力大减。国防军凶猛的攻势,使得曹锟一退再退。防线已经被国防军压缩了上百公里。现在第四集团军距离长江已经不足百里。
在徐蚌战场取得绝对胜利之后,冯庸致电蒋百里,要求其减弱攻势,将吴佩孚死死的困在蚌埠地区。对于名动天下的玉帅吴佩孚,冯庸是仰慕已久,像吴佩孚这样的英明统帅,这样被消灭太多可惜。更何况现在战场上大局已定,北洋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也是国防军收取战争果实的时候后了。而对冯庸来说胜利果实不只是地盘,还有北洋中有能力的优秀将领。北洋虽然体制僵化,但内部还是有不少优秀的人才。这些在原本历史上产生更大影响力人就这么销声匿迹对冯庸来说是一种损失。冯庸的野心很大,而且眼光早已经从国内看向国际,否则也不会如此大度的包容一切。在冯庸的心中始终坚信,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气度。
南京城外,北洋军的阵地被接连不断的突破。党卫军士兵悍不畏死,只要北洋军露出一点破绽,就会被疯狂的党卫军撕裂防线,导致战线大范围的崩溃。
萧耀南感到焦头烂额,如果不是党卫军没有携带重型火炮,再加上人数偏少,现在南京城恐怕早已经被攻下了。就算是这样,半天攻防战,北洋军竟然损兵达到了三万人。要知道,整支党卫军也不过只有两万人出头。
现在的南京城人心惶惶,北洋总督府的秩序一片大乱。对于北洋这样独立的地方政府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正所谓末路之下,人心思动。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和北洋一块走向灭亡。
当天下午,南京保卫战的枪声已经从遥远的郊区到了城下,尤其是党卫军派出敢死队炸塌城墙之后,南京城内终于达到了恐慌的地步。
在这种紧急的时刻,一些北洋官员秘密串联起来,最终竟然发动了兵变,控制了北洋总督府,包括北洋总督冯国璋在内的北洋高层全部落入这些兵变官员的手中。这些官员掌握总督府之后,第一时间以北洋总督府的名义发出全国通电,要求所有北洋军放弃抵抗,并接受北洋政府提出的一切条件。
这份电报一出,全国震动。所有人都知道这份电报意味着什么。
消息传出,所有战场全部停了下来。这则消息太过惊人,所有人都观望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当冯国璋被软禁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整个北洋军都骚动起来。很多北洋将领都发电斥责这些官员吃里扒外,以下犯上。甚至有脾气火爆的北洋军官声言要率军回援南京。
这些将领虽然意见各不相同,但是很大一部分军官都选择了沉默。北洋军和国防军的差异没人比亲身接触过的他们更加了解,正是因为了解,他们才会选择沉默。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死。
冯国璋被软禁,北洋将领的主心骨就放在了曹锟的身上。当消息传开后,几乎有半数的北洋将领致电曹锟,希望他能够出来主持大局。其中几乎包括了北洋九成军官。
面对这种登高一呼的局面,曹锟罕见的沉默了。正是因为了解形势,他才感到难以抉择。曹锟一心想要当人上人,这个目的本来已经快要实现了。整个北洋系统都已经将他当做了下一代的领袖。但是北京政府的崛起让这一切破灭了。现在他面临两个艰难的选择:第一就是登高一呼,整个北洋所有的力量都整合大他麾下,然后和国防军队抗到底,以现在的局势,恐怕就是他曹锟出面,整合北洋所有的力量,北洋也维持不了多久了。第二就是放弃这个机会,赞同南京政府的通电。最好的结果是他们这些高层大佬会到大城市做寓公。这一切如何选择,就是曹锟这样老狐狸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北京少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