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视这帮西班牙人,说不定他们的指挥官还是我的老对手,他们殖民军的连排军官也都是西班牙皇家军队的军官,不可能由一般平民担任。”
“这是两个营,每个营六七百人,排成前后两道战线,相距300到600码,恩,就是一百到二百丈的距离。资深的营长在第一道战线的右侧,资浅的营长在第二道战线的左侧。他们的司令官应该是一位中校团长,指挥位置在左侧的炮兵阵地。”
“你们很幸运,这支西班牙殖民军配备很不完整,而且西班牙人还很蒙昧,不习惯给步兵营配备小型火炮。他们的火炮都集中在一起,无法覆盖整个战场,火炮也都是6磅或者8磅炮,不超过8门。”[]
“炮兵阵地旁边的骑兵只有一两百人,但也不能忽视,腓力五世成为西班牙国王后,把很多法兰西人的作战习惯带了过去,而法兰西人很重视骑兵的作用。从战斗一开始,骑兵就会投入。必须加强我军右翼力量,防止西班牙骑兵从右翼突破。”
克林顿少校滔滔不绝地说着,末尾还是下意识地超越了自己的职责,对江求道指手画脚起来。
“西班牙人左翼那三四百人不必理会,他们该是准备阻挡我们从下游渡河的另一个营。按我的估计,那一个营要赶到战场,需要三个小时,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摆出防守架势,顶住西班牙人三个小时,这场战斗就能获胜。”
贾昊所带的先头部队是两个营,除了江求道的第二营,还有从扶南来的第一营。第一营的指挥是龙骧军老将,佛山人蔡飞,职衔是左都尉,远超江求道。之所以让蔡飞从下游十里处渡河,以江求道直面西班牙人,并非贾昊特意照顾原本的勃泥部下,其中用意,江求道自己清楚。
他本只是勃泥军的营副,行伍出身,素质和意识都很一般,唯一的长处就是恪守操典,以至于有些死板。贾昊就是想消除掉指挥官的影响,看看这么多年积淀下来的英华陆军,对阵欧罗巴军队,到底会是怎样的情形。
江求道请战的时候,就已作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前哨战的状况,让他找回了不少自信。可此时两军摊开,他心里又没底了。
听得克林顿少校一通解说,江求道依旧不得要领,咬牙沉气,心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管了!
因此这一营人马,如往常对阵清军和土军那般,直愣愣摆出了四个以翼为单位的横阵,就一道战线,幅面远超西班牙人,像是要以一千二三百人包围对方一千六七百人似的。
西班牙人用的是欧罗巴战场的经验,英华陆军用的是大陆战的经验,双方这一战,开头还真是有些两不相搭。以至于克林顿少校都闭了嘴,他已经不知道该发表什么意见。
两军相距大约四五百码,列阵完毕后,西班牙人的清亮号声响起,英华陆军这边是低沉的牛角号,接着就是滴滴答答的小鼓声。
克林顿少校暗道,怪不得不要我去指导其他军队,原来这帮赛里斯人早就请过我们不列颠教官。听这鼓声的节奏,一分钟至少七十步,比西班牙人要快出一截。而赛里斯人的三排阵型,在欧罗巴也只有不列颠独一家,西班牙人还用的是古老的四排阵型。
赛里斯人……终究是我们不列颠人的学徒啊,克林顿刚这么想着,就见到上百人从正推进的横阵中前出,朝西班牙人的阵列奔去。瞬间击碎了他心中的得意,喂喂,这又是在学奥斯曼人么!?虽说欧罗巴军队也会有零散的掷弹兵前出扰阵,但都是万人以上的会战才有。可不像奥斯曼人,他们恨不得全都变成散兵,所以他们才屡战屡败。
正在吐槽,蓬蓬枪声又惊住了克林顿,猎兵!?
对面西班牙人仆倒了几十人,可能还包括连长一类军官,以至于整个战线都有些骚动。克林顿抽了口凉气,用线膛枪的猎兵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么大规模的用,算起来十个人里就有一个猎兵……
他自然不知道,扶南和勃泥两支军队,为了对抗擅长钻林子的土人,大幅加强了神射手。
双方火炮此时早已动了起来,跟西班牙人相比,英华陆军的八门四斤炮似乎略处下风,但不久后,比对方快出一半的射速,让西班牙步兵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有炮弹贯穿了第一道阵线,对300码后的第二道战线都造成了伤害。西班牙人的鼓点明显加快了。
此时西班牙人的骑兵也已出动,本意该是要冲击英华军的右翼,可英华军的幅面展得太开,不得不正面冲击最右侧的一个翼。
多年战阵经验凝结出的战场感觉,让克林顿少校似乎身处战场上空,将双方的态势看得一清二楚。兵力占据优势的西班牙人,因为要列两道阵线,又以四排编组,正面收缩得极短。全力展开的英华陆军扑上去,几乎是一个围攻的架势。
但他却忧虑地看了看背后的雷申德斯河,确认那里的浮桥还在。英华军展得太开,几乎就是以两个翼应对西班牙人所有步兵,一个翼直奔西班牙炮兵阵地,一个翼抵挡对方骑兵。
就算能占了炮兵阵地,打垮骑兵,可左侧的六百人,能顶住两倍还多的西班牙步兵?
又是那熟悉的嗵嗵闷响,飞天炮,克林顿叹气,靠这炮,再加上猎兵的狙击,的确能削弱敌军力量,但不足以扭转整个态势。
蓬蓬排枪混着马嘶声一同奏响,右侧步兵和骑兵的战斗已经展开。而西班牙步兵也加快了脚步,第一道战线在距离英华军八九十码外立定。正在重整队列时,英华军的第一道排枪打响。
克林顿少校气得几乎要摔帽子,在欧罗巴,谁先打响第一道排枪,就等于谁输了啊!不仅不列颠人,其他各国的步兵,都是力求要冲击到对方身前才开枪,越近越好。西班牙王位战争时,战场上经常不乏有冒着巨大伤亡,保持队形,逼近到十多码外才整队开枪的战例。这一道排枪基本就能把对方打垮。谁先开枪,就意味着谁胆怯,谁把主动权拱手让出……
果然,西班牙人顶住了这道排枪,再向前推进了二十来码,在五六十码外,来了个四排齐射。
克林顿少校清晰地看到,江求道的脸色瞬间涨红,再由红转白。
左侧那两个翼,在这道齐射下,前排几乎仆倒了一半……
克林顿少校等待着江求道发布什么命令,可他没有动,就咬着嘴唇,按着腰间的剑柄和枪柄,死死看着左侧的战斗。
右侧根本没什么好看的,一百多不成队形的骑兵不是龙骑兵,而是没戴头盔,没穿胸甲的正规骑兵。在这吕宋雨季的地面,根本就形不成威胁,就只打着转地发射手枪,期望能阻滞英华步兵的行动。
还能期待什么呢?克林顿少校悲观地想,即便是不列颠陆军,在这情形下,也必须要重新整队,如果是训练度不足的部队,此刻已经溃退了。如果是他,就该命令那两个翼马上撤下来,同时调动身后那支两百多人的预备队。见鬼,赛里斯人打仗都不留预备队么!?
出乎克林顿的意料,也更出乎西班牙人的预料,经历了短短的骚动之后,那两个翼的英华红衣兵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们将刚才被那道齐射打断的三排轮射接了起来。
听着这绵绵排枪,克林顿少校眉头直跳,果然是疯狂的赛里斯人,一分钟三发!这种速度在他所率的崖山营里也能见到,可那都是经过他强化训练的精锐。
听到枪声没有凌乱,甚至越来越有节奏,江求道的脸色才渐渐好转,但他却很不满意。射速太慢……应该是压力太大,昔日这些老兵,在面对清军和土军时,能打出一分钟四发的水准。
英华红衣兵的三排轮射,如铁锤不断敲打,将西班牙人的节奏打乱,指挥官竭尽所能,想组织起第二轮排射,但却成了稀稀落落的乱射。这就是火力的组织对抗,谁能保持住节奏,谁就是胜者。
西班牙人跟法兰西人一样,总指望以长而缓慢,但却出力巨大的四排齐射来压倒敌人,但在英华红衣兵三排轮射所形成的细密节奏下,这一道“绝杀”总难蓄足力道,由此再难把握到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