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姑娘跟在李肆身边,耳熏目染,还真有一番见识。
当李肆召开临时朝会,商讨工商总会这份草案时,众人的意见也都聚焦在这两点上。
李朱绶似乎早有准备,这个最擅调和的枢相,提出的意见,却是最具创造xing的。
“金融一事,不仅是要封住工商之口,让陛下退出股市和债券之事为天下人所尽见,也要管住工商自己不在里面兴起bo澜,同时还要监管朝廷和官府相关人等,没有胡作非为,因此就得各方人士都能说话,都能看。”
“这新设机构,不能为工商总会所独占,但也不好由朝廷独占,臣提议,将县乡公局之制拿到这里来用,只是入局人选的范围扩大一些,工商总会要有,朝廷要有,陛下也可由中廷派员加入。这样一个机构,不能让其成为衙én,而是一个观风议事的地方,有关金融之事,三方可随时决议。”
“这个机构的权力,可如工商所请,仿效都察院,只有进谏呈情之权,实际事务,jiā由法司、计司和商部等衙én处置。”
李朱绶这话,最初引得汤右曾、杨冲斗等人大皱眉头,还真要让工商涉足朝政?可细细一想,都察院只管官员,的确管不到工商,若是要商部和计司全然处置工商事务,他们背后又都是皇帝直接授意。如今李朱绶这一言,实际是在分皇帝之权……
想及皇帝之前声称就是要将自己之si白于天下,如今工商总会的回应,以及李朱绶的建议,都是在给皇帝处置工商事务套一层枷锁,汤杨等人恍悟,莫非这就是皇帝的初衷?
当众臣纷纷表示赞同时,李肆无比感慨,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第一次不必他将谋划全盘抛出,大臣们就已点了题。看来朝堂的思路,也渐渐跟上了这个时代。
他微微笑道:“那么,这个机构,大家觉得该叫什么名字?”
“商谏局”、“商察院”等等名字都涌了出来,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机构该怎么命名,跟其职责和地位紧密相关,大家都不愿置身事外。
当皇帝和朝堂的意思传回工商总会时,包括沈复仰、梁博俦在内的八十四名代表全都愣住了。
尽管朝堂和皇帝还要塞人进来,尽管限定了只有进谏和呈情的职责,但这份草案的jing神却是被肯定了,让这帮正为自己狮子大开口而忐忑不安的商人们如释重负,接着又泪流满面。
他们都有一种小妾骤然转正的喜悦感,过去皇帝虽重工商,为工商放开手脚,甚至还一直扶持工商总会,让他们有说话的地方,但总还是无法进入正式的国政层面。如今却是能借这个机构,成为朝堂的正式一部分,这可是不官而官。
梁博俦这个日日忧惧的新人,更是满心感叹,他完全没有料想到会是这般结果,甚至还经常引颈探望窗外,就担心大批兵马涌进青浦,将他们这八十四名代表,连同上千工商总会成员一网打尽。放在北面,这可是赤果果的跟朝廷相抗。
得闻皇帝和朝廷正在为这个机构的名字伤脑筋,给他们传回消息,也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这“八十四人委员会”情绪昂扬地讨论起来。
梁博俦乍着胆子又提了一句:“咱们工商,开厂办作坊,都有东家行西家行之称,莫若叫……”
这个思路好,众人楞了一下,有人道:“那就叫东院?”
此人顿时被唾沫淹没,东院?你是想以一国之主自居?这一国之主可是皇帝皇帝虽自称不再是君父,天下不再是他的si产,但他怎么也是大东主,是大掌柜。
韩y阶一锤定音:“咱们要摆正位置,官家是大掌柜,咱们是跟着官家谋富贵的西家,就叫西院”
就这么,符合华夏国情的两院制议会里,第一院粗显雏形,它的名字蕴着深深的华夏内涵。而它最初设立的用意,不过是工商总会、皇帝和朝堂,为互相监察大家在新起的金融事业上有没有动什么手脚,护着这利国利民的金融事业成长而已。
此时大家都没注意到这个西院,到底触发了怎样的政治进程,只有李肆带着一丝淡淡的自得,看着这个机构立起,他很清楚,这个西院,日后会成长为怎样的权力机构。
几日里,工商总会、朝堂和皇帝的中廷来往穿梭,将西院的架子飞速搭了起来。
有运行了好几年的县乡公局在,西院的架子不必新创。先期设立三十名院事,工商总会十五人,皇帝的中廷五人,朝廷自法司、计司、商部、都察院和刑部各出五人。
皇帝亲任西院院长,工商总会自己选任院总事。西院的权力是,审查《金融法》的订立和修补,西院的审查通不过,该法就不能执行。同时西院还要审查皇室、工商和朝廷在金融事上的作为,就违法之事向法司提起公告。为此西院将设立隶属于自己的审查机构:金融局,由三方共同供养。
皇帝这个院长仅仅只是名义上的,西院每人一票,一般事务,都是一半通过则算成立。皇帝那一票,自然只在双方相持不下时才起作用。
不管是权力范围,还是院事构成,离真正的议会还差得太远,但这只是个起步。包括工商总会这个机构会如何变化,西院会如何扩权,李肆都已经有所预料。
可他没有料到的是,另几方早早就跳了出来发话。
从收下吕宋,到股票市场设立,再到金融兴起,李肆调整国家权力架构,以便容纳工商,英华的政治进化,正在ji流中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