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人当替罪羊也好,自做主张也罢,先拿他出口恶气。
“来人,带刘大人到牢里住几日。”尚坤想到就要做到,一声令下手下的亲卫押着刘大人就往屋外走。
节度使说着就要变脸,刘大人也是始料未及,高声替自己辨解,见没什么效果,他破口大骂,“好一个节度使目无王法,本官可是朝廷的命官,岂能容你随意用刑。”
“命官?”尚坤奔走几步,赶在台阶下揪住刘大人衣领质问道,“你已不是凉州剌史,但问该到何处上任,又担着何职,朝廷调迁的文书又在哪里?”
一番话问得刘大人哑口无言,他不明白自己怎么走了霉运,遇上尚坤这样一个不讲理的魔王。做为剌史卸任后按惯例是要回京述职,等候天子召见过后,再发新的调令,眼见他确实无官无职。
那边刘大人鬼哭狼嚎离去,尚坤令人公审真正栽赃嫁祸的元凶,贴发州府公文,放卢娘子回卢家,再接子君出狱。
几件事按照正规程序走下来也要两三日,忆君苦苦等待,终于在她来到凉州城的第十三天盼到子君。
人出现在视线的那一刻,她控制不住自己当众哭出声,尚坤那个骗子,说什么子君完好无恙,在狱中吃得白白胖胖,全是谎话。
她的阿兄伤痕累累,走路一瘸一拐,脸上脖子上的淤痕未消,纵横交错十分骇人。
“阿圆,是不是见了阿兄不喜,才哭哭泣泣。”子君老远笑着劝慰妹妹,心念早知道这样他不如在牢里多呆两日养好伤,再来见阿娘和妹妹。
忆君眼泪扑棱、扑棱下落,哽咽着声,“阿兄你长得那么丑,别笑才好。”
子君笑得更厉害,敞着一口白牙没心没肺,不长的一段路他却走得极慢,努力不让妹妹瞧出腿上的伤势。
忆君嘴硬,心中别提有多难受,忙命人抬来软轿让子君坐,不管他愿不愿意,硬这样抬着回到节度使府,又去见了罗大婶。
看见儿子的惨状,罗大婶几乎哭得闭过气,搂着子君心肝肉儿痛哭流涕,骂那些黑心肠的人,把之前想要问卢娘子的话头早抛到九宵云外。这当头,谁还管儿子喜欢着一个寡妇,只要他人平安无事,罗大婶有心替儿子受下一切的苦。
忆君也陪着落下泪,见时候差不多,招呼大家都洗把脸,草草用过饭,安置子君回房养伤。一家子骨肉相逢,虽有说不完的话,可总让子君先养足精神。
她能瞧着出,子君身上的伤势不轻,在屋里走动不大利索。这还是当着她和罗大婶,避开人,也不知道他怎么行走。
“阿娘,卢娘子的事先缓一缓,咱们也不急,等阿兄开口了再说。”安顿好子君,忆君转头劝罗大婶。
“也好”,罗大婶微点头,眼中仍噙满泪花,似是想起什么拉着忆君避到屋里,神神秘秘道,“你阿兄如今也得了清白,至多十天半个月等他养好伤,我们娘儿俩还是搬出去住。我手里有些金银,一半是在上京时历年积攒下来的私财,另一半是两位公主的赏赐。我都打听过了,可以买下一个不大的宅院,再置几个奴仆,剩下的够给你阿兄办婚事。”
罗家跟来凉州的奴仆只有三五个,除了杏儿、釆儿,再就是云尚仪举荐来的沈氏,再还有一个孤苦无依的中年婆子。人虽不多,够罗大婶一人使唤。
节度使府虽好,挂着尚氏的牌匾,从长远考虑,子君也该带着罗大婶搬出去住。
忆君也早想到这一点,毫不含糊应下,只提出必须要子君养好伤才能走,又说了许多好话安抚罗大婶,回到自己屋里暗恨尚坤哄着她没说实话,越想越气,把子君受的罪全归结到那人的身上。
如果没有他,别人是不会盯上罗家和子君。
满腔的怒火一见到尚坤顿时烟消云散,才出京城几天,他明显瘦了一圈,脸也被风吹得泛青,嘴唇干裂,整日奔波在外就没消停过。她何必要寻自己人的不是?
“厨房里用陶罐煨着羊肉汤,加了萝卜炖得绵软,你别嫌吃起来没筋道,这种炖法最是大补。”她边给他解身上的甲胄,柔声说话。
尚坤回头纳闷,进门的时候阿圆还是气鼓鼓的,一看架势想拿他问罪,才转眼的功夫她却消了气,全是小意温柔。
“你不气了?”他问道。
“气什么?”忆君不解,转念也想到前头生着气,笑了一下,“阿兄受过刑,你怕我知道后吃不下睡不着,全是为了我好,我为什么还要生气。”
忆君眼眸清亮,神情真挚写满了对尚坤的关切。看得那人心动不已,一把搂过她轻声叹息。
寒夜顶着风雪归来的人,被她一句普普通通的话打动。揽着她,尚坤觉得他在这世间终是有个伴,能知他疼他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