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蜀山封神 > 第三回 金台拜将(上)

第三回 金台拜将(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政治上,以杨光赫和艾诚凌为首的两派党争不断;在军事上,杨光赫主持的三十六路诸侯讨伐沈阳,连年出兵,屡战不胜,动则几十近百万大军,从全国各地调上来的物资钱粮全部耗在这上面,从嘉靖朝末年到天启初年,这近百年间,大明朝的国力由弘治朝的中兴昌盛逐渐走向没落。

现如今过时甘道清逃亡,甘宇清率军退出长城,跑到呼和浩特暂驻扎。

杨光赫被贬为城门官,朝堂之上东林党独大。

艾诚凌指出,这些年,连年征战,导致国力空虚,而且屡战屡败,很明显原来杨光赫的策略就是错误的,所以接下来要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调大将洪承畴为蓟辽督师,统兵三十万驻兵锦州,遍地修葺石垒碉堡,连接医巫闾山布下坚固的防线,在后方主持移民耕种,他的反客为主步步为营的策略终于得以实现。

而在大明朝休养生息的时候,大清国由于祝锡吉的军政改革策略迅速强大起来,聚拢满蒙汉三族精兵共一百万,虽然都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的半民兵性质,但由于当地民风彪悍,在冷兵器年代,战斗力丝毫不比大明朝那些专业的兵户弱。

从此,大明朝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而大清国由战略防守改为战略进攻,双方经过了一百多年的交锋终于改变了相持形式。

这一日,正是崇祯十五年,春三月,祝锡吉上金銮殿,向皇太极启奏:“我听闻当初明朝天启皇帝病逝,新登基的崇祯帝不满艾诚凌把持朝政,又联系当年破败的杨家人夺权,把个大明朝堂弄得乌烟瘴气,又因连年灾害,地震洪水,气候变冷,使得中原大地,起义军遍地丛生。”

略顿了下,他又接着说:“我大清这些年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康,东北大地,龙兴之所,神佛保佑,连年丰收,灾害不生,百姓安居乐业,可谓一派盛世,然现如今帝星在此,明主降生,天命所归,焉能得让朱家小儿窃得国器?此大明天数将尽,我夜观星象,朱明仅剩一年气运,不过苟延残喘而已!”

“遂请奋起三族将士,整顿兵马,兴龙驾雄师,入主中原,上应天命,下顺黎民,解中原百姓灾祸之苦,消九州大地变革之灾,可择日出师,恭行天罚,则社稷幸甚!百姓幸甚!乞赐详示施行,谨具表以闻!”

此时皇太极已经是病入膏肓,身体虚弱之极,他询问左右,此时朝中大权为祝锡吉独揽,连多尔衮也得来抱他的大腿,那些什么关外三佛、各路神仙论道行都比祝锡吉高,但抡起政治手腕叠成堆也赶不上,文武百官谁也不敢说祝锡吉一个不字。

听见皇上询问,百官纷纷表示力挺,皇太极立即批准,择黄道吉日金台拜将,令大军出征。

夜里,祝锡吉独自一个人在屋内,利用封神之人特殊的联系查看远在峨嵋山上的封神榜,此时榜中已经有一小部分星位亮起,一闪一闪,颇为神秘,祝锡吉运指掐算,忽然脸色一变,张口朝榜中喷了一道仙气,随后便看到封神榜上面似乎有了一个影子,就好像两张不同空间里的封神榜重叠一般。

祝锡吉大惑不解,又默运玄功,掐算良久,忽然叹了口气,仰天道:“莫非真的有人能够逆天改命么?如若不然,这星斗跳跃时空,精气外移之事又是从何而来?”

随即仰天笑道:“鸿钧啊鸿钧,当初你把我们这些人从几百年后迁来,就是为了不破坏原有的天数平衡,不过这些被人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却只能干生气没咒念,果然还真的是有那一线天机啊,啧啧,这贾筱煜还真是高人呐,高到让人仰望……”

祝锡吉根据封神榜内的星线推算出黄道吉日,命诸葛警我、申屠宏前往关外监造将台,不一日,将台完工,祝锡吉与众将前往,皇太极携诸子随军亲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