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三国之霸王门徒 > 第六十一章 耍赖擒将

第六十一章 耍赖擒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圈马回身,只见出城的袁军在太史慈和张绣的前堵侧击之下已经溃败,乱糟糟的向城下败逃。张绣率铁骑分成数队采取弧线方式第次往来冲杀,把溃败的袁军成片的冲离溃败的大队跪地请降。看得我不住的点头:西凉将领骑战的运用确实精深!而那位曾任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则早已顾不得颜良了!催马跑在了败兵的最前面,亡命的逃向了城门。

溃兵连滚带爬的逃进了城,城上也滚木箭矢齐下的开始阻住了追兵。我鸣金收兵后,率军向侧翼行进,让出了正面。曹操率大队歩卒赶到,架起云梯就开始了人仰马翻的攻城大战。古代的攻城战残酷得让人心惊肉跳,只见城上城下血肉横飞、人头滚滚,绝望的嚎叫声此起彼伏、撕心裂肺。

曹军冒着矢石抬着云梯搭到城头就被挠钩顶开,再搭再顶、再顶再搭;爬到云梯中途的兵卒,成群的从几丈高处摔下,划着长长的嚎叫落地后戛然而止,让人听得心悸。偶尔有登上城头的兵卒,也被袁军围攻赶下城墙,象断木一样翻滚着、嚎叫着摔落。箭矢、雷石、滚木不断的如雨落下。只数盏茶的时间,城墙根儿已经堆满了尸体,城墙上的鲜血已淌成了流儿。

黎阳城中的郭图早就有所准备。开始攻城时,城上还有些慌乱,随后经过将佐的弹压很快就有序了,防守得滴水不漏。曹军在南侧城墙下扔下了上千具尸体劳而无功后,只好无奈的退回。我同曹操汇合后,马上调集了前军所有的七万多歩卒,把黎阳从东、西南三面围住,仅余北门未围。而我与曹操则率所有的骑兵,屯于西面围城的歩卒之后,等待已随败兵混入入城中的夏侯博的消息。

回到大营后,我派快马把擒住的颜良押送后营徐晃处看押。这个莽汉是袁绍的嫡系,一时肯定难以劝降,还是看押一段时间,消磨一下他的性情再调教不迟。目前,骁骑营的两个统领都被我派出去公干了,典韦只好免为其难一脸无奈的兼领了骁骑营。其实,让典韦去冲阵,他可以无坚不摧;让他做护卫,他忠心耿耿勤于职守。但让他去统军,则就有些赶鸭子上架了!人无完人嘛!俘虏的几千败兵也同时押往了后营,交给徐晃整编成军。这些都是冀州的地理鬼、兼且是老兵,以后会有大用。

这个时代的人,虽有忠臣不侍二主之说,但还不那么严重;毕竟是民族内部之争,何况我现在的实力和威望虽属于后起者,但大有赶超先贤之势的威望一时无两。因而,以我估计,假以时日颜良不难降伏。不是还有良禽择木而栖一说吗?象原历史白门楼陈宫宁死不降曹操的事毕竟是少数。何况,陈宫什么原因不降曹操还有待商榷?

陈宫于兖州是先随侍刺史刘岱。刘岱战死后,陈宫同兖州大吏一起延请实力强劲的曹操入兗平叛,进而就相当于随侍了曹操;后又联结张邈和吕布复叛曹操跟随了吕布。所以白门楼之上,或是曹操一无反顾的斩杀了陈宫、或是陈宫羞愧难当自求速死,那就不得而知了?至于陈宫等为什么会延请曹操?则是因为东郡和陈留郡都是兖州治下的郡城,只是由于朝庭管理体制上的混淆不清,才造成了奴大于主的状态。

自黄巾之乱以来,朝庭规定各州府为平叛有自行募兵之权。曹操在这方面做得还要好于袁绍和公孙瓒,并没有因实力强而驱逐或弑杀刺史刘岱,只是利用了兖州刺史刘岱战死的机会,才攫取的兖州。当然,如果我此次征冀受挫,自身尚难且以预测?也就不存在招降颜良的可能了!

自诈败诱敌由于曹操的急于求成而失败以后,虽未明言,但实际上曹操已把联军的指挥权统一交给了我;我只要相应的作出一些尊重曹操的姿态,并不需要刻意的去争夺,就可以当仁不让的行使指挥权了。所谓:水到渠成、路到桥头自然直;就是这个道理。为了获取胜利,我也就责无旁贷的调度起全军,对下一步的证战作出了必要的安排。不过,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对曹军的调度,还是要由曹操来发令,我不能、也没必要越俎庖的去对曹军指手画脚。当然,曹军将领也不会完全听我的。我又何必去自找没趣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