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三国之霸王门徒 > 第九十三章 可爱犟种

第九十三章 可爱犟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考虑到黑山的张燕所部包括妇孺老幼在内有几十万人,可战之兵近十万;虽然大部分是乌合之众的战力一般,但毕竟人数庞大、对起阵来非短期内可以解决、无限期的缠斗下去对双方均十分的不利。接到赵云和张绣禀报后的贾诩,就再次的派人送信游说张燕,言说:几十万人蜗居于丛山峻岭之中,冬季又将来临,妇孺老幼缺吃少穿,黄巾军现在又已经是丧家之犬、前途渺茫,敦促张燕派人前来邺城洽谈接受招抚。

最猖獗的时候,曾经纵横冀、幽、青、豫、兖五州的张燕在孤军无援、数次率众与赵云和张绣争锋大败之后,张燕不得不派副统领杨凤全权负责的来到邺城同贾诩进行谈判。经双方激烈的讨价还价、数次的磋商之后,暂时达成了如下协议框架:张燕携全军下山,分别迁入巨鹿郡和常山国定居;张燕挑选青壮单独成立一军,留驻巨鹿郡和常山国,归徐州所节制。

当贾诩派快马把初步的协议送达徐州请示指令后,我同郭嘉、徐庶、审配等进行了商议。我基于冀州的安定和近期尚要实施的幽州战略考虑,我给协议罗列出了几条详细的规定:

无敌侯陶商仅是代表朝廷管理冀州。因而,从黑山迁出的黄巾余部应该算归附了朝廷,应以同为大汉百姓视之。由于部众妇孺老弱居多,且一贫如洗、顶无片瓦、脚下无立锥之地。因而,当从常山国和巨鹿郡划出大片的土地实行屯田,州府要给予简易房舍和农具等的资助,办法可仿照青州屯田的方式,要尽量的保证下山后的部众安全的度过冬季。冀州的物资如果不足以满足所需,可以列出清单从青、徐两州调取。

为了保证屯田必须要拥有的劳动力,张燕挑选青壮单独成立的一军人数不可多于五万。此军由张燕为统领、杨凤为副统领,其余的下级将佐由张燕自行委派。成军之后划归青冀大都督府节制,暂时留驻巨鹿郡或常山国。贾诩可酌情选派将领和精卒帮助张燕训练和整编兵卒、并提供军械,以便能尽快的形成战力,可以投入到即将进行的幽州之战。

由庞统和陆逊二人中任选一人担任新成之军的参军,协助张燕管理军务。赵云和张绣两军要全部退出巨鹿郡和常山国觅地休整,把两个郡国的防务和清剿残贼的任务交给张燕。采取此办法虽然有些冒险,但以夷制夷会使张燕彻底的同黄巾决裂,也就可以使张燕死心塌地的为我效力,避免了以后再出现反复。地方上的政务和官吏委派要由州府统一管理,军方不得擅自的干涉地方的政务;屯田之事亦要归于地方政务。如果地方稍稍安定后,可让张燕和杨凤前来徐州面见于我。

我所罗列的几条完全是走的规范的套路,均是出于对以后的安定和便于管理考虑。贾诩接到我的指令后,重新归纳整理之后,就同仍然滞留在邺城的杨凤进行了磋商。

由于冀州现在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贾诩早已经忙得头昏眼花。为了能够尽快的结束谈判,贾诩就采取了以势压人的办法。贾诩见杨凤看完条款之后就首先说到:"我主此议均出于公心,完全是为了百姓和张、扬两位将军今后的前途所考虑。按此施行,不仅会让流离失所的百姓得以尽快安居,也会让张、扬两位将军很快的融入我主麾下。徐州以往的一切军政大事,均是我主无敌侯一言以决而鲜少更改。不知杨将军可有异议否?"

见贾诩已经说出了板上钉钉的话,杨凤就斟酌着词句试探着说到:"无敌侯确是仁慈大度!就妇孺老幼和驻军等事项的安排均好于我等的想象。只是成军数量较少,可否略有增加?凤也好向大统领有所交代。”

贾诩故作沉吟才说到:"其实兵在精而不在多。我军进入巨鹿和常山也仅是两万骑兵和两万步卒,就已经所向披靡了。既然杨将军提了出来,贾诩就担些干系的拼着受我主责备答应杨将军。杨将军可把原有的马匹集中到一起,州府再给二位将军补充一部分,凑足一万之数;除五万步卒外,再编练一万的骑军以便于此后的征战使用。"

杨凤听到贾诩答应可以组成一支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骑兵、并供应一部分马匹,大喜过望的连连道谢,并起身告辞说要尽快赶回黑山禀报张燕,择日开始下山受抚。贾诩也没在作过多的挽留,只是告诉他:以后具体的事宜将由辛评负责。不日辛评就可赶赴巨鹿,其可于巨鹿直接同辛评商议具体的安排。随后,也就送走了杨凤。

至此,最后一股最大的黄巾余部也就正式的消失了!把刘氏汉家江山搅得支离破碎的黄巾之乱,在绵延了十几年后,也就正式的落下了帷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