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三国之霸王门徒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对恃陇西

第一百一十三章 对恃陇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我军已两次大胜胡人铁骑,但并不等于我军在野战中可以完全的击败胡人。两次的大胜,第一次属于巧合的成份居多,如果胡人不是孤军深入,后援能够赶到得及时,麴义的前景并不容乐观。第二次的两军会战,汉军则完全是在守中反击的情况下,出其不意才战胜的胡人铁骑。

从当日鲜卑老帅律日推衍老道的临阵指挥和适时决断来看,此人也并非易于之辈。目前胡人尚有十几万铁骑屯于对面,而汉军却只有麴义和颜良所率领的四万铁骑和孙策带来的几千铁骑,其余的均是步卒。

虽然汉军现在在总兵力上已经优于了胡人。但真正摆开架势与胡人在野战中一决雌雄,面对机动性极强、移动飘忽的胡人铁骑,步卒也就只能剩下挨宰的份了!因而,汉军现在是防守有余而进功不足。反正耗下相对来说去对汉军有利,时间再长了胡人就会饿肚子,到时候胡人想跑也跑不动了!只要稳妥的守好大营,不给胡人以可趁之机,胡人的败亡时间也就不会太久了。

汉军大胜之后,孙策率领着法正和李儒出城前来劳军。多年的逆境抗争,让原来年少气盛的孙策也成熟圆滑了许多,以低姿态的觐见了徐庶。而众人对曾为董卓第一谋士的李儒也没有太多的反感,反而对其能够于沉沦中再起感到敬佩!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的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至于忤逆乱政的责任,自然要由死去的董卓来负。

一直全程观摩了汉、胡两军的会战、再三受到大军强劲实力震撼的孙策,对徐州将领的素质和能力羡慕不已,想尽办法的刻意同各个将领拉近距离。由于黄忠、麴义、颜良等年龄偏大的将领已经人老成精,其不能表现的过于的明显。故而,孙策也就盯上了吕蒙、夏侯博、凌统这三个年少的将领。吕蒙一脸精明之象,孙策顾虑交浅言深而碰壁;夏侯博沉默寡言,总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因而,孙策也就选择了年龄最小,战场上却也有着大将风范的凌统来套近乎。

战阵上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凌统,对交际之事却不甚了了,显得笨嘴拙腮的一副茫然的模样。对孙策一些明显的暗示也懵懵懂懂、问东答西,仿佛难受无比的完全丧失了战阵上的机敏和灵动。让孙策大感晦气的暗叹:自己真是自找没趣!弄了个不通人情事故的傻子来拉拢。而他却不知道背过身去的凌统,却正在为把孙策耍弄得团团转而偷偷窃笑。

对于孙策这些有些过分的小动作徐庶也就是看在眼里一笑置之了。大战关头,一切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而好胜的庞统,则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才能把孙策弄到两军阵前,让其吃吃瘪!即使是孙策能胜两场,消灭一些胡人的有生力量,对徐州军和大局来说也都是利大于弊。想着,机敏的庞统不禁会心的笑了!不过,在其丑脸上出现的笑容还真是比哭都要难看!

果然,在徐庶招来了麴义和于禁之后借机召集的军议上,庞统就提出:安定城目前尚在胡人的围困之下,想来已经危在旦夕。建议孙策率一支奇兵,凭借地理环境熟悉的便利条件,约定天水的驻军一起对围困安定城的胡人实施偷袭。同时还毛遂自荐的要求前往西蜀,以大义的名义说服刘备出兵,从侧面帮助孙策夹攻围困安定城的胡人。

庞统的计谋显得不存有任何的私心杂念,理由充分并且大义凛然。就象我同周瑜所分析的那样,对大军的征战益处也颇多。但徐庶还是谨记着我不许庞统入蜀的叮嘱,在肯定庞统的计谋可用之时,也以庞统还另有任用为由否决了庞统出使西蜀的自荐。在孙策还在考虑是否应允出兵、而又想不出推脱的理由的时候,年轻的法正就已经主动提出可代庞统前往西蜀一行。

亲眼目睹了别人把胡人杀得人仰马翻的战况,原本就雄心万丈的孙策也早就在内心里蠢蠢欲动了!也想亲历战阵的去杀个痛快,只是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而没有主动请战。加之其也确实在担心郝昭这个股肱大将的安危,现在又被逼得没有了退路,孙策也就爽快的答应挑选精兵亲自前往偷袭围困安定城的胡人。徐庶也亲笔写了一封书信交给法正,委托法正为全权代表前往西蜀说服刘备出兵。

待孙策准备离开大营时,庞统却又留下了准备随孙策回南安城的李儒,并领着李儒找到了吕蒙。三人密议了一阵子之后,李儒才返回了南安城。隔日,李儒就派来了几名当地土著的熟悉陇西地理的兵卒给庞统。庞统把这几名兵卒交给了吕蒙后,由这几名兵卒出任向导,一支装扮成客商的车队,在一名军司马的率领下就从大营背后出营绕小路出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