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er">
<tr><td></td><td></td><td></td></tr>
二五二、明修栈道暗陈仓(四)
“小官人,他们来了()!”
俞国振看了会儿热闹,便觉得极是无趣,就在这时,在港口处了望的一个家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听得这个消息,俞国振懒得再理解倭人与番人之间的纷争,他快步来到港口。当他到这里的时候,港口外已经是帆影点点,足足有十余条船在靠近了。
“控制住港口。”俞国振下令道。
“这是……”胡静水在后头有些意外()。
“我们的人,同样在占婆岛那边等了许久了。”俞国振咧嘴笑了笑:“我可没有只把希望放在阮福渶身上,若是等他稳定了局面,反悔不肯交出会安当如何?”
“原来是这样!”
胡静水此前便知道,俞国振设计,一般都是计中尚有计的。他连连点头,安南人多狡诈无信,而且贪心不足,阮福渶也不会例外。俞国振这种求人不如求己的行事风格,他越发地敬佩了。
不一会儿,船队便靠上了港。原本会安戒备也是很严的,但阮福渶为方便俞国振行事,已经将这儿的控制权暂时交给了罗九河,故此罗九河的人极轻易就接管了整个港口防务。那些炮台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已经由新襄渔政局控制住了,而巡哨的海船,也被勒令停在港中不得擅出。
故此,船队上的人一个个下来时,整个港口都为之震动,原本泊在港中的二十余艘各国船只,此际也落入了俞国振的手中。
会安港中明国人与倭人数量大体相当,倭人略多一些,有一百五十余户,明人一百余户,而佛朗机人(葡萄牙)、红毛番(荷兰)、法人,也有一定的比例,其中法人最少,红毛次之。港口突然来了三十余艘船,顿时引得全港之人都纷纷聚来观看,等看到船上下来的,并不是往常的货物,而是一个个兵甲鲜明的士兵,他们顿时愣住了。(《》.)
俞国振此次来会安,可谓倾巢而出,包括家卫与新卫,水陆总共加起来动用了三千五百余人。其中有一千人随阮福渶去了福安府,其余人便都隐藏在占婆岛,这两千多人上岸之后,首先是将出来看热闹的人都驱回了自己住处。
紧接着,载着劳力的船也靠上了岸,一个个满脸新奇之色的劳工下了船。龙门吊被迅速树了起来,现在树起的是简易龙门吊,可当从船上用木桶运下水泥之后,泥瓦匠立刻开始用钢条、石块和水泥一起修建半永久的龙门吊()。而船上的木板也被一块块卸了下来,由劳工运到了会安镇外。他们就地树起凉棚,然后在凉棚下掘沟,因为是千余人一齐动手,在新襄又早有安排,所以动作极快,仅仅是一个多时辰的功夫,一道绕港的壕沟便被挖出了。
在那壕沟边上,木桩一根根打了下去,然后木板一块块钉上,两块木板间用土夯实。这与壕沟的开挖是同时进行的,壕沟里挖出的土,就直接被用来充实两块木板之间。它的速度虽然比起壕沟开挖慢了些,但也只是慢了半个时辰,当天阳西下的时候,壕沟之内就已经出现了带状的腰墙。
不仅仅是腰墙,在墙内还树起了十二座高达三丈的望楼,每座望楼之上,都用铁板护着,留有向四周的射击垛口。劳工们拼装望楼的速度让透过门缝向外观看的会安住民惊叹不止,却不知道,在新襄的时候,他们已经拼拆过少说也有几十次这东西了。
当夜幕来临之时,巨大的火堆被点了起来,一部分劳工去休息了,但另一部分则留下下继续挖壕沟与夯土墙的工程。到了次日上午,土墙已经高过一人,厚度也达到了六尺!
这可是奇迹一般的一日筑城,而且这奇迹还在继续延伸!
到了傍晚时分,俞国振再上土墙,如今土墙底座已经有三丈宽,而高度也达到了六尺。在土墙之上,还设有六座烽台,每座烽台,各准备了五个炮位。
可以说,经过这一天半时间,会安初步拥有了自卫的能力。(《》.)
这与会安是一座小镇也有关系,全部住户加起来,也不过五百余户。
俞国振很满意这速度,他站在新的土墙一解,遥外着墙外,然后指着那条河水道:“这条水从今日起叫会安河。”
胡静水点了点头,凑趣道:“公子说的正是,名不正言不顺,这条河今日起便名正言顺了。”
俞国振笑了笑,深深吸了口气,在会安河的两岸,可以看到广阔的平原()。这都是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论起面积,虽然比不上大明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那么大,不过比起钦`州是要大得多了。更重要的是,钦`州不可能只属于他,而现在,这里的土地,就属于他了。
而且,这片平原从会安一直延伸到后世的岘港,而后世仅岘港市的面积就达一千两百多平方公里!俞国振估算,这一片地区全部开垦出来,至少可以提供上好的水田一百多万亩,以每年两季产八石粮算,这就是八百万石粮食,可以养活两三百万人口!
不过一百万亩田地,按每二十亩一壮劳力算,也要安置五万人在此才行,而俞国振短时间内尚无如此众多的人力,故此只能先就着会安附近开发了。
“阮福渶那边,应该有结果出来了吧?”想到这,他抬起头,向着北边望去。
几乎在此同时,日丽海门,阮有镒看着那内官,说出了一个“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