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的比试依然在如火如荼进行,但李世民已回到大帐,这一次他率领十万精兵进攻洛阳,势在必得,但隋军的南压又让他忧心忡忡。
正如隋军已得到他进驻上洛郡的情报,李世民也同样得到了杨元庆率两万军南下的消息,这使他立刻意识到,这场洛阳之战,将是一场混战。
在李世民的大帐内也摆放着一架巨大沙盘,上面塑造着整个中原的地形,城池、山脉、河流一一俱全,制作得十分精细。
李世民走到大帐前注视着黄河以北的河内郡,杨元庆如果南下,最有可能是从河内郡渡黄河。
“殿下,如果老臣没有猜错,杨元庆此时应该在河阳县。”
李世民身后,老将屈突通沉声说道,这位年已六十的老将依旧体格健壮,宝刀未老,他官任兵部尚书,此次东征是李世民特意请求李渊封他为副将,有这位老将坐镇,使这次东征又多了几分胜利的把握。
李世民点了点头,“我也是认为杨元庆在河阳,而且他并不是为了支援王世充,我怀疑他本身也想取洛阳,只是正好和我们的洛阳战役凑在一起。”
李世民回头看了一眼屈突通,微微一笑,“老将军认为我的想法是否正确?”
“杨元庆在河北战役结束后,便将重兵部署在黄河北岸,这固然是为了防御,但更多是为了南下,现在王世充篡位。正好给了他南下进攻的口实,我认为殿下的推断并没有错,杨元庆确实是想进攻洛阳,恰好我们也有此意,这次洛阳之战实际上就变成了隋唐之间的一次交锋。”
这是房玄龄也走了进来,在一旁补充道:“假如杨元庆是蓄谋南下,那么他将怎么应对李密的西魏军。殿下考虑过吗?”
李世民拾起木杆指向黎阳,“黎阳这里有数万隋军驻扎,我认为一旦开战。这支隋军会南下东郡,从侧翼分散西魏军主力,从而支援攻打洛阳的隋军。”
说到这。李世民看了一眼房玄龄,见他捋须笑而不语,这显然是有保留意见,李世民不由一怔,“先生认为我说得不对吗?”
“殿下说得不错,只是太小看了杨元庆。”
房玄龄笑着接过木杆,一指江淮之地,“如果我没有猜错,杨元庆已经和杜伏威有了盟约,将由杜伏威从南面牵制李密。这样,李密即使想援助我们,也不会倾力而为,再加上东郡的隋军牵制,所以李密的援助不会太大。最多也只是象征性地出兵,殿下不能对李密指望过高。”
李世民默然无语,虽然朝廷早就料到隋朝会出兵干涉东征,所以特地联络李密,结盟以共同对付隋军南下,但杨元庆和杜伏威的结盟却在他的意料之外。这样的话,他对西魏军的指望就不能太大了。
李世民勉强一笑道:“我们就当没有李密这个外援,独战隋军……两天后,十万唐军启程东征,浩浩荡荡向弘农郡方向进发,为了应对这次战役,唐朝从襄阳拨付三十万石粮食为军粮,并动员襄阳、南阳、淅阳三郡共十五万民夫为后勤运输,与此同时,唐军携带了大量的攻城辎重和各种军需物品,十万大军的队伍一眼望不见头,延绵数十里。
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洛阳,不断有消息传来,唐军前锋已到了卢氏县,唐军前锋已到长渊县,一个个消息接二连三传来,压迫在洛阳人的心中,使洛阳城内一片恐慌。
首当其冲便是粮价再次暴涨,斗米从三百钱直冲千钱大关,其次是畜力价格大涨,一匹毛驴要价十万钱,再其次便是金银价格狂飙,一两黄金的价格,在黑市上已经逼近五百吊钱,而且金银稀少,没有人家再肯拿出金银来兑换了。
洛阳城内开始爆发恐慌性的抢货,人们在争先恐后地购买,只要能买到的一切,所有人家都在拼命购买,这个时候,储存铜钱已经没有意义,实际物资才是生存之本。
逃亡潮再次涌现,数万洛阳人逃出城,奔赴河东和关中,而且官员也出现了大量逃亡,在唐军大举进攻洛阳消息传出的第二天,便开始有官员不来上朝,数天后,朝廷各部寺的中低层官员已有近四成逃亡。
尽管王世充为平息混乱,三次下令向市场投放粮食,但没有半点作用,米价依然维持高位,为了不出现饿死人惨象,不得已,王世充开始命人在街头赈粥。
唐军的进攻和洛阳出现大规模恐慌令登基才一个多月的王世充成了沸水中的鱼,他几乎已不理朝政,整天处于一种寝食不安之中。
龙华殿内,头戴冲天冠、身着赤龙袍的王世充正在闭眼听取关于弘农郡唐军的报告。
“唐军前锋在占领长渊县后,沿着洛水东进,根据刚刚得到的情报,唐军前锋已经进入河南郡宜阳县,县令张悟道已开城投降。。。。。”
侍卫还没有念完,王世充便暴跳如雷,“滚!给老子滚!”
两名侍卫吓得脸色苍白,连滚带爬地向宫外跑去,王世充大发雷霆,“是朕给的俸禄不够高吗?还是朕不关心他们,朕给了三倍于唐朝的俸料,不要你杀身成仁,你至少要守两天城,给朕一个面子,好了,唐军未到就投降,将朕的颜面置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