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比起人丁单薄、又被高高挂起多年而势力大减了的日本王室,财阀和华族的力量要强得多,发现日本大同党下手毫不留情之后,不愿束手待毙的他们纷纷纠集一些对其仍然忠诚的昔日部属起兵反抗。但是,跟组织严密的日本大同党相比,这些旧日本的精英们不过是一盘散沙,何况现在也不是武士阶级尚在、民间蕴藏着强大武力的幕末了,民间武装想要对抗正规军,那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结果北一辉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全扫平了日本三岛,击毙和处死的人数不下20万,抓进集中营劳动改造的更有一百多万,新的“日本人民共和国”就这样于血海之中建立了起来,开启了日本新的纪元。
不过,上规模的武装起义被扑灭了,并不等于反抗就此停止,日本自古就有着暗杀传统,没法推翻“暴政”,那就发动“天诛”,直接消灭那些推行暴政的个人!
于是,包括北一辉在内,日本新政府的多位要员都遭到了刺杀,北一辉运气好,几次暗杀都幸免于难,但他的多名亲密战友却不幸遇难,这就刺激他采取了更加激烈的“镇反”措施,以致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出身尊贵”甚至反而成为了妨碍日本人上大学、参军、出仕和晋升的“原罪”,让那些旧日本的遗老遗少们痛不欲生。据某位侥幸逃到西方的昔日贵人控诉,日本至少有300万人死于革命之中(包括劳改过程中死去的),酷烈程度堪比当年的法国大革命,北一辉也因此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罗伯斯庇尔”......
这样的数据显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日本的确因为1914年的革命而元气大伤,不过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后来日本能够迎来新生,平民阶层彻底挣脱禁锢其两千年的坚固壁垒,这场如同风暴一样席卷整个日本的大革命绝对功不可没。
仅从动荡的规模来说,1914年的日本完全有资格成为世界的焦点,但是西方列强并未因此将注意力转向东方,因为欧洲也死人了,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甚至比日本1914年革命还大,因为其中有一位名叫约瑟夫·张伯伦......
而且老张伯伦还不是正常死亡、而是被人杀害,由此引发的风暴影响了整个欧洲、甚至于世界的历史走向,再加上同一年发生的日本民主革命,不怪后世的史家会将1914年称为“风暴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