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婚典循的是唐制汉服,又稍作了一些变通,所以婚服、婚帽、婚鞋,全是按照制式现做的,连同媒人、抬轿的、送雁的、抬食盒的、鼓乐队、仪仗队,他们穿的也统统都是汉服,是娘特意找了族中的几位心灵手巧的老婶子、老奶奶,连夜赶做出来的。
好家伙,我们这穿扮上,浩浩荡荡的出去,倒像是唱戏的。
那时节,谁曾见过这样的娶亲队伍?因此,一街两行,围的都是瞧热闹的人,都伸着头乱看,咬着指头议论纷纷。
鼓乐队吹吹打打,仪仗队气宇轩扬,抬轿的兄弟们都有力气,走的飞快,我坐在马上,迎着众人的目光,心里头又是高兴,又觉难为情,一时间禁紧紧张张,也不知道该把手放在哪里,该把脸朝向哪里。
老二在旁边说道:“哥,瞅瞅你那样子,笑的嘴都咧脑门后了,牙龇的跟剥狗似的。太没出息了!就跟没娶过媳妇一样,咱得矜持一点!”
我听见这话,连忙敛住了笑容。
弘光挠了挠头,问老二道:“二哥,你这话的意思是,咱大哥娶过媳妇?”
我一听,说的是啊,连忙骂老二说话不照路数。
老二只是笑。过了片刻,又说道:“大哥,你瞅瞅你把脸给端的,连个笑都没有,就像是谁欠你二斤黑豆钱似的。”
老二越说,我越紧张,恨不得下马去踹他两脚。
好不容易走到了蒋家村外,煎熬的够呛,仪仗队停下,鼓乐队止住,燃放鞭炮,早看见蒋家迎宾的人过来。
蒋赫地大踏步在前头走着,穿的十分华丽,容光焕发,笑容满面,老二低声说道:“瞅瞅蒋大伯穿的跟个地主老财似的。”我也慌忙下马来,旁边早有人牵着。
蒋赫地临近,我赶紧端正衣帽,肃容而立,只听礼官喊一声:“新郎拜见岳父大人!”
我连忙躬身行礼,口呼:“岳父大人!”
“好!”蒋赫地也笑呵呵的应一声,然后还礼。
礼官又唱道:“送雁!”
老二和弘光抱雁上前,蒋家那边早有人接了去。
接着是抬食盒的,上彩礼的,也全都上前,蒋家也有人迎接,各自唱喏,握手寒暄……一应的繁文缛节,不再细述。
进了蒋家大院,大眼一瞟,见也填了臼,盖了井,窗台上放有辟邪箭三枝,都贴看了窗花,张红挂彩,一派喜气,蒋明义正带着人风风火火的在院子里居中调动,明瑶就在闺房之中。
看见蒋明义,我忽然想笑,前两天听老二说起来,这家伙不老实,还没办婚礼,就已经让人家姑娘有了身孕,蒋赫地还打了他一顿,先让他去扯了证,预备在我和明瑶成婚之后,就赶紧办他的。
正想之间,忽听那礼官说道:“新郎诵催妆诗!”
这是我先前在家就做好的,连忙对着窗户念诵:
“蒋氏有好女,出嫁麻衣门。
慈父怜赐花,仁兄亲调粉。
催铺红漫帐,待入八抬轿。
借问妆成否,郎官慕断魂。”
众人都“嘻嘻”的笑了起来。
礼官也笑,道:“请新娘出闺房!”
早有人在地上铺好了马鞍,又有两个姑娘缠着明瑶,小心翼翼的出来。
明瑶浑身若霞裹,青丝高挽,凤钗环珮,脸上施了粉黛,面似月,颈若雪,双眸如星,横溢清秋水;两唇殷红,浅露碎玉齿,我看得心中砰砰乱跳,从前就觉得世上再没有比明瑶更好看的女子了,而今一看,她原来竟可以更美。
明瑶袅袅娜娜走来,在我面前站定,抬头看我,微微一笑,脸先自红了,愈发的不胜娇羞。
我的脸更觉发热。
老二和弘勇、弘义那些顽皮的兄弟便开始起哄了:“哎哟哎哟,对眼了!”
“快别瞅了,赶紧快抱了媳妇儿上花轿啊!”
“对呀,入了洞房,随便看,换着花样看!”
“都有什么花样啊?”
“嗯,穿着看,光着看,那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