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趣书吧 > 双剑之遗计 > 第九十二章 归隐山藏宝

第九十二章 归隐山藏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亚图这两日一直心神不宁,甚至是心惊肉跳。尽管已经收到战报,说刘敏出师大捷,用不了几日就可以挫败敌手,平定天下,但还是不能尽释其怀。一边惦记围困京城的战事,一边又要悬心探宝的情况,尤其是查找宝藏的事至今已过了月余,仍然尚无消息。他经常感到头痛欲裂,不能自持。他知道自己是忧心积虑所致,有了罪根,便会有恶果。多少年来自己一意孤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逆天之事,时候久了,心中又如何能坦荡得起来……他正在胡思乱想间,忽然闻报,勘查宝藏的人前来求见,说已经探寻到藏宝的地方,准确无误。李亚图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差人将探查的人带到自己的密室,打发多余的人马上离开,然后急不可耐地命令他们如实而又详细地回报经过和结果。

原来宝藏埋在距京城数百里路的归隐山中。归隐山上搭建了归隐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像一座阴气森森的古刹。殿堂颇多,均有牌匾,供奉着无数尊金身佛像,气势宏伟,庄严肃穆。山门前是两只硕大无朋的灵鸟,一雌一雄,张着嘴面呈笑颜,似乎在迎接进香许愿、朝奉拜佛的人。庙宇中有数十名和尚,很少出外化缘或云游,也许是寺庙的清规戒律所致。和尚诵经念佛,脱离红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此循环往复,倒也与世无争,与民无扰,这也是归隐寺名不响远的原因。

几名勘士按图索骥,经过多日的研究查看,一一考校比对,最终确定此处便是藏宝之所。两只被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的雌雄灵鸟应该就是两把藏宝的大锁;而祖皇遗留的鸳鸯宝剑其实就是两把开启山门,打开地下藏宝的钥匙。只需将这双剑插入两只灵鸟的嘴中,一扇连接地下宝藏的大门就会立时被打开。

这座并不算高大雄伟的归隐山,尽管经过了上百年余年的风雨盘剥,日晒月蚀,以及万物的自然生长,但若仔细考察却不难看出曾经经过人工塑造的痕迹。从巧夺天工的构思,到别有用心的砌建,再到殿堂佛身的前后排列,无一不让人看出人类思维的缜密与伟大,设想之巧妙,工艺之精湛,手法之神奇,力量之无穷,正真可以震撼人心,感叹后世。化腐朽为神奇,弥补先前之不足,烘云托月,再加上对佛理的颂扬,对佛教文化的传播,亦给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互动增光添彩,发扬光大,个中的精典必将流芳百世,鼓舞后人。

李亚图听完了他们的描述,让他们先回去休息,不准许擅自离家,随时听候传召。

第二日他让御书院下一道圣旨,派钦差大臣携带黄金白银若干两,由当地官府配合,去归隐寺通知主持,说归隐寺已经被朝廷征用,限数日内搬迁完毕,另行搭建寺院,不得有任何借口拖延,违者按抗旨论处,杀无赦。并由当地官府衙门监督执行,逾期同罪论处,革职查办,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李亚图渐渐沉浸在开启宝藏之门那闪光瞬间的陶醉之中,甚至已经在想,当拥有了这笔富可敌国的财产时,应该怎么运用,忽然被报事的太监打断,向他呈交了一份奏章,其内容为弹劾刘敏、黄超俩人均已经叛国投敌,证据确凿,毋庸置疑之云云。他阅后大怒,伸手摔掉桌上的玉器,又掼掉几件价值不菲的摆设,还是难平心中的怨恨。

稍微冷静之后,他仿佛置身冰窖一般,全身凉透,从内到外全是寒意。刘敏是否谋反叛变,他很难推断,毕竟是一纸奏章,不能单凭一面之词。刘敏手中握有重兵,所统率的是朝廷的虎狼之师,如果此人真的谋反,自己的末日也就快到了,但自己应该能看出点迹象才对,更何况奏章中陈述黄超与刘敏一同通敌,这怎么可能?黄超对本王一直忠心耿耿,本王对他也不薄,他没有理由要那么做,再说他的一家早已被本王软困在京城之中,与囚禁无异,稍有异动,便会有杀身之祸,难道他能置家人的生死于不顾?他俩人均有大好的前程,如此冒险,所图又是什么?毕竟至高无上的生杀大权至今仍牢牢地掌握在本王的手中,他俩冒被诛灭九族的风险值得吗?假如谋反成功,他俩能得到比现在更大的利益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