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花尾区,巨大的仓库码头及其附属的露天,被改造成某种人头潺动,人流如织的特殊市场。
今天是军中的休沐日,我特地拨亢前来,乃是因为,
广府民间数年后一度的大型博览会,就在这里召开,其中也包括了所谓的专门用来展示各种奇巧发明发现的“格物致知区”。
只是这里,虽然叫什么“格物致知区”?但是为什么看起来像是闹哄哄的菜市场,或者说一群邋遢潦倒不修边幅的宅男大叔秃顶老头老头拿着自己小发明,当场叫卖的老鼠市场。
各种争吵和叫喊兜售的声音,不会让人想起什么不明觉厉的高科技或是学术氛围什么的,倒是更像是蝙蝠侠系列里的,阿兹卡班精神病院里的牛鬼蛇神全部跑到现实中来了。
他们所卖弄的各种科技成果和个人作品,也更像后世某些为求出位和吸引眼球的行为艺术家,用各种破铜烂铁和垃圾堆捡回来的破烂,拼凑成的所谓个人风格。
。
据说这种状况,是因为主办的京兆府为了捞钱,对来者不拒的缘故,只要是能凑出一缗入场费,就可以进去凑个热闹,因此各种滥竽充数或是鱼目混珠之辈,充斥其中,自此每况愈下。。
尽管如此,转了一圈下来,看过了十几处人气最高的展示物之后。
让多少抱有捡漏之类的侥幸心理的的我,不免大失所望,漫长的战乱和流离失所,足以让先人留下的科技树和相关理论体系传承,在饥荒和死亡附带的倒退和散失之中,变得支离破碎而面目全非。
而在岭外这一隅之地,世上硕果仅存的,真正具有一定价值的技术和师资传承,却都垄断把持在朝廷和少数豪族大户手中,
能够继续流传在民间,仅有一些过于低端的大众化产物,或是借助展会出现在这里,明显空有创意和想法,却没有多少实践价值的玩意。
或者干脆就是儿童玩具易一般的糊弄人的东西。
要知道,这个广府博览会的前身,乃是那位穿越者前辈梁公,首创的西京博览会,最初专门用来展示对外征战的各种战利品和特色收获的场合,以夸耀武功和宣传域外开拓。
其中包括了来自麦加天房的圣石碎片,来自巴格达绿顶金宫的青铜千鸟树,来自阿姆河畔的古波斯帝王铁柱,耶路撒冷城中据说所罗门圣殿的遗址碎片,来自两河流域巴比伦尼亚的汉谟拉比法典铁碑等等,
我在洛都荒废的皇家博物院中,见过一些遗存残件。
后来随着战事平息,四海收兵,而诸藩分定,这项展示活动却是以大博览会的名义,沿袭了下来。
用来展示四夷九边万国使臣朝贡的礼物,后来那些列国商人也在上面展示自己的宝物,而变成数年一度集寰宇海内之精华的展示盛会。
而这个格物致知区,则是其中有梁公亲自指定的重点,用作展示各种新奇发明和发现,鼓励和弘扬士民,探索万物衍化之理,工巧匠奇之奥妙。
甚至还为此发型专门的学刊,来悬红一些想法和实验成果,或是指定某种原理和效果的达成方法。
因此,也有一些出身卑微的底层人士,甚至是奴籍之辈,因此得到授官或是相应的赏赐,摇身成为上等的人的例子。
虽然授官的层次很低,赏赐也不过是钱财而已,但已经足以激励一大批殷实人家的子弟,根据各种学刊上的指引,而转眼各种理化之道。
这种制度和惯例,也有取野无遗贤之意,集思广益民间的奇思妙想,以拾遗补漏公中的科研项目,因此每次的格物致知区,就是某种民间奇思妙想的盛会,被称为再登科。
只是随着时过境迁,随着后世执领大政的京畿梁氏一族覆灭,失去了上位者持之以恒的推动和支持,这项事业就像是无根之水,开始不可逆转的走向另一个反面,而与最原始的初衷相去甚远。
就如京师大学堂之中的理化院一般,如今的这个格物致知区,也不过是为了大梁的君臣们,在尚可维持的情况下,不希望背上诸如“梁公创下的某项事业,在某代子孙手中终结”的不肖之名,而继续沿用了这个名头。
因此,对于广府的市民来说,这场不过是和大多数年节假期的赶庙会一般,届时能够看到很多奇巧新异之物的公众活动而已。
因此人气和生意最好的,往往都是为此配套服务的餐饮小吃之类摊位铺子,或是各种团体班子杂耍卖艺的表演,或是一些外域番人带来的新奇舶来物和奇形怪状的动植物之属,而不是那些仅用来过眼瘾的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