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将士抬头看去,一起欢呼起来。
到了这里,冻死了数百匹战马,还有一百多名士兵,或是受伤,或者体弱,长久地眠于此地。其他人体力也达到了极限,这一线黑线,却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速度再次快了起来。
翻过了两个矮小的雪山,终于大团大团黑色的原野,进入众人的视野。
李威说道:“斥候,立即前行,打探消息。”
按照常理,吐蕃人不会在此埋伏军队的,这也是因为地形的因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乌海设伏,大非川道与乌海道同时堵上,那么才是这一支军队最危机时刻。可堵大非川能办到,堵乌海却很难办到。
乌海路远,又是在后方,居民少,吐蕃就地征不到军队。从积石山东麓绕过去,时间来不及。要么派一支轻骑直插乌海,象那个吐蕃大将一样,在唐军刚要出汉哭山的时候,迎头拦上。这才是最凶险的布置。然而论钦陵没有做,倒不是他疏忽了,是没有想到莽坌达败得如此之快。若不是败得这么快,只要在后面咬紧,那么在汉哭山道上,芒囊甫前面堵截,莽坌达后面掩杀过来。那时候,唐军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这是这一次逃亡过程中,李威最幸庆的事。
要么还有一个布置,让论赞婆分兵,从白兰羌与党项部乌海道出口处拦截。可这也不实际的,与乌海性质一样,入口处宽大。论钦陵分了兵在后面追赶,论赞婆还要分兵,有可能夺下南九曲三城,或者还要派兵驻守,所调动的兵力并不多。因此只能利用西倾山与积石山、紫山的地形,在通往唐朝松州境出口的狭隘处狙击。
所以李威也没有一个计划,只知道不停地运动,不让吐蕃人纠缠起来,活动的范围越大,吐蕃人必须要不停地分兵。最后因为兵力因素,就会露出空隙出来,这才是生机所在。
裴行俭也说过类似的话。
不是大草原,青海的道路就是那么几十条,容易堵死,况且还是名将论钦陵指挥。想要逃出生天,机会只好自己来创造。
但预防万一,还是派斥候出去看一看。
渐渐出了雪山的边缘,斥候回来了,还带来了几个党项人的老者。
走了过来,几个老者立即伏下,大哭起来:“殿下啊,没有想到还能看到你活着啊。”
这都是什么话?
不过李威没有计较,将他们扶起来,说道:“想杀孤,不容易的。”
“是的,是的,太子是天下星星下来的,又岂是噶尔钦陵那个粗人能杀死的?”
“……”
“可是殿下啊,形势不大好啊。你从河西逃走后,吐蕃人用你们唐朝的武器攻城,连续攻下了洪济、宛肃与百谷城。唐军又退守到了浇河城。”
李威点了一下头,退是上策,兵力大损,战线拉得长,容易为论氏兄弟钻空子,有可能损失更重,道:“还有呢?”
“还有就是各个关卡皆有吐蕃大军把守,连西倾山皆驻着一支吐蕃大军。殿下,想冲出去,还是很难啊。”
实际上向南渡过黄河,离莫门道不远了,或者越过西倾山,离松州也不远了。但就是这薄薄的一层,比石女的那个还要坚硬,除非带金刚钻来钻,可自己这点人马,又经过大雪山的折磨,休说金刚钻,木头钻也称不上。但这在李威意料之中,又问道:“还有呢?”
“各部商议过了,怕那个李敬玄害了我们子弟,而且九曲三城落在吐蕃人手中,又有许多大军入驻我们党项,怕泄露风声,因此将子弟一起撤了回来。”说到这里,小心地看着李威的脸色。
“撤就撤吧,”李威无奈地说。这一撤唐军兵力更加吃紧,但党项人也要看,若是朝廷保护不了他们,他们也不敢出死力,顶多不与唐军作对,算是很客气。
“另外我们还听到一条消息,朝廷派了一个叫裴什么俭的替换李阿婆。”
“这太好了。”
“殿下,此人很了不起吗?”一个老者看着李威欣喜的神情,奇怪地问道。
“岂止是了不起,孤的军事知识,全是他教导的。”
“那真太好了,我要回去通知各部所有族长,”几个老者同样欣喜若狂。在他们看来,不认为太子是战败的,全是那个李阿婆误的事。若不是李阿婆,论钦陵根本就不是唐太子的对手。
这个想法……嘛……
那太子的师傅过来,岂不是更牛!于是后面有许多误会发生,还有许多不满发生……
高兴了一会儿,一个老者又开口道:“刚才我们在路上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吐蕃人一直不将我们党项人当人看,那怕立了战功,也不封……”
停下来,赏字没有说,为什么立战功?还是不帮助吐蕃对付了唐朝?
李威知道,可打压了赤岭西的吐谷浑人,不能再打压党项,打一手,拉一手。党项人的境遇,也容易拉拢。就当没有听见,老者停了一下,继续说道:“他们对我们党项人不是很注意。带殿下所有的属下离开,我们族人没有这本事,可带几名人,化装一下,还是有能力,带到浇河城的。”
也就是李威丢下这几千名将士不管,就能逃出生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