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韩军无路可逃,那肯定不现实。
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任务是穿插分割,而不是阻击,即便突击速度惊人,大部队也集中行动,没有像第十五集团军那样建立防线。也就是说,如果韩军d集团军向南突围,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的是,现在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挡住韩军突围步伐的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部队,而是寒冷的天气,以及崎岖复杂的地形。
别忘了,朝鲜东北地区主要是高原,最有名的就是盖马高原。
六十多年前,美军陆战队就是在这里被志愿军击溃,最终全线崩溃,不得不逃到兴南乘船出海。
朝鲜半岛的冬天本来就非常寒冷,盖马高原更胜一筹。
虽然韩军官兵并不缺乏御寒衣物,两个月前,冬装就送到了前线,主力作战部队还拿到了由美国提供的极地作战服,但是受后勤保障困难影响,韩军d集团军的物资一直不太充足,严重缺乏油料。
更要命的是,朝鲜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为了取暖,韩军不得不配备大量发电设备。
这样一来,油料消耗更加惊人。
可以说,美韩联军坚持在西线用兵,就连被全歼的第四步兵师也是在慈江道活动,没有到东线去,与东线的恶劣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朝鲜人民军还能在东北地区坚持抗战,也是依托了当地的自然条件。
要是在两个月前,韩军d集团军还有可能向南突围,毕竟那个时候还不太寒冷,就算道路泥泞,部队也能走出去。
随着气温降到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部分地区还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下,韩军要想靠两条腿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一开始,韩军d集团军就没有想过突围,至少没有想过成建制的突围。
如此一来,除了部分部署在盖马高原南部地区的小股部队趁机溜走之外,韩军d集团军的主力全被围住了。
不能突围,就只能死守。
在荒凉的高原上,能够供韩军死守的地点并不多。
可以说,除了惠山,韩军别无选择。
结果就是,当第十六集团军投入战斗,第三十九集团军提高突击速度,将包抄线路扩大近一倍之后,包围圈内的韩军不得不向惠山集中。
对此情况,帕特里奇也是无能为力。
打到九日凌晨,帕特里奇除了让已经精疲力尽的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继续猛攻由第十五集团军守卫的熙川之外,还让第二机步师向第七步兵师移交防线,撤到鸭绿江南岸集结。
就算韩军d集团军抱成团,随着作战物资耗尽,最终肯定守不住,还是得突围。
不能向南突围,就只能向西突围。
既然要突围,就得有接应部队。
虽然帕特里奇一直对韩军的作战表现非常不满,但是他知道,韩军再也经不起战败,要是d集团军重蹈覆辙,韩国很有可能因此退出战争。
必须保住d集团军,那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韩军身上。
此时,第二机步师的战斗力已经有所恢复。
增补的兵力到了一大半,该师总兵力超过一万五千人,只比正常情况少了几千人。加布里埃尔答应补充的作战装备也到了一些,至少能够组建一个减编的装甲旅。虽然比起正常情况,第二机步师现在的战斗力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集中到一个地点,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突击力量。
显然,帕特里奇不会让第二机步师去熙川。
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就在熙川,至少有两个师在那边对付韩军的两个集团军。兵力密度已经够大了,再增派作战部队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
再说了,韩军d集团军正在向惠山集中,突围的话,也不会绕道熙川。
让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继续猛攻熙川,只是为了拖住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如果能够打下熙川,第十五集团军就只能退守江界。到时候,美韩联军就能集中兵力围攻这座已经被炮火炸成废墟的城市。
从防御角度考虑,第十五集团军肯定会死守熙川,确保江界不被围攻。
如此一来,第二机步师的目的地就是江界!
只要打下江界,就有机会与d集团军会师,也就有办法把d集团军救出来。
问题是,江界的防御也不弱。
守在这里的,除了第十五集团军中在防御作战中表现最顽强的四十五师之外,还有该集团军编下的三个独立旅,其中一个还是装甲旅。
仅这四支部队的总兵力就在三万人左右。
这还不是全部。之前在慈江道与两江道交界处作战的三个新编集团军中,至少有一个新编集团军在八日夜间到达江界,加入防御作战。
因为江界是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大后方,所有作战物资都得通过这里送往前线,而运送作战物资的主力是民兵,所以在江界至少还有半个民兵纵队。